当前位置:首页 > 寻梦日照
我要投稿

刘丙寅:大港的基石

发布时间:2013-08-14 08:25:00

  一张照片,勾起旧社会的苦

    几年前,媒体曾刊登过系列怀旧老照片,其中一张让刘丙寅至今难忘:寒冬,杭州灵隐寺,大批衣衫褴褛的百姓手持碗碟,在排队领取慈善粥。
    “在这张老照片上,我看到自己的影子。”刘丙寅说,小时候家里穷,全家人就靠父亲在山东省政府做清洁工的微薄薪水生活,一家人省吃俭用还是三天两头断粮。
    父亲自己没文化,懂得不识字的苦,千方百计要供刘丙寅上学。“我家住在济南城南,学校早晨8点钟上课,我6点钟就跑到泉城路,就是现在的齐鲁医院后面,那里有个慈善机构,每天早晨施舍一大锅粥,我带着碗,排队领一碗粥喝上,算是早餐。碗根本不用刷,被我舔得干干净净。喝完粥就去学校,不好意思把碗带到教室,怕同学笑话,就放在门卫传达室。”
    同样是穷苦出身的传达室老大爷,同情理解这个穷人家的孩子,看他拿碗去了就说“爷们,放下,没事”,那份体贴让刘丙寅感动到今天。
    刘丙寅15岁那年,1948年9月26日,济南解放。解放前夕,国民党在城内大肆宣传,说共产党是红鼻子绿眼睛、杀人不眨眼的恶魔,老百姓都很惧怕。“解放济南的时候,因为我家正对着南门城墙,屋门都被国民党拆下来修了碉堡,枪响的时候,一家人吓得躲到床底下,我在床底的外边,解放军打进来后,看到我家的门被卸了,怕子弹伤着我们,就在我家门上挂上了一床棉被。父亲在床里边悄悄问我共产党长什么样子?我说,和我们一样啊。”
    解放军给刘丙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天亮后,刘丙寅家所在的大杂院里来了工作队,他们非常热心,帮着扫地担水,发现大院里几户人家特别贫困,工作队给每家送了30斤黄豆,刘丙寅的父亲用这些黄豆做成豆腐,让他挑着担子去卖豆腐。“我那时候十几岁,好面子,总觉得自己是小知识分子,卖豆腐不好意思叫卖,专找没人的小僻静巷子走,我走到城南门那里,遇到解放军一个司务长,他拍了拍我的豆腐,觉得好,就让我跟他到城外,城外大营房的炊事员把豆腐一敲,说,‘这个好’。司务长决定以后就用我们家的豆腐。”
    每天父亲做好豆腐,刘丙寅就挑到营房送下,在这里,他看到解放军在紧张操练,严谨的作风,昂扬的斗志,让十几岁的刘丙寅深受震动。

 

编辑:佘宗花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