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家日照
我要投稿

王夫刚:向诗歌致敬

发布时间:2011-04-13 17:10:02

胸中有海岳囊空贮山川
    在潍坊期间,王夫刚读了更多的书,见到了更多的文朋诗友——潍坊居济青之中而得畅通之便,当然不乏各路人等来来往往,而出于工作需要,他也曾在几个月内跑遍省内几十个县市,接待和拜会过的诗人,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奔波,饮酒,狂聊,唱和,对于青年王夫刚来说,那是一段泥沙俱下的时光,生活版图突然放大的时光,从一个诗歌爱好者向诗人过渡和转型的时光——尽管那时他的写作主题还没有摆脱对乡土和爱情的抒怀,还在本能般写着这样的诗句:“去年八月,我沿着五莲的民谣散步/在民谣的故乡指点山水。”但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高潮随着一个著名的事件一落千丈,让王夫刚感到庆幸的是,自己搭上一趟诗歌的末班车,1993年1月,他的第一本诗集《诗,或者歌》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带着这本诗集,王夫刚回到了五莲。从此,盛产风筝的潍坊成为一只他生命中思悬一线的风筝,以至于十几年以后,他还在诗歌中念念不忘:在潍坊,总有一些清晨/黄昏,总有孩子和老人/经历着不被理解的事物的爱。/按照他们的理由,我将失去理由/按照他们的快乐,我将死于/一只风筝的不可能(《风筝》)。而在另一首诗中他继续写道:我只怀念,我的潍坊/从那里,家乡和爱情由两个词/变成了一片多山的土地/和一个镜子般的女人。现在/当我写下,怀念潍坊/经过了许多岁月,我已记不清潍坊/我的怀念意味着镜子般的女人/对儿子的教育是准确的——/“为了完成一首爱情诗,你的爸爸/在风筝上飘了整整三年”(《怀念潍坊》)。
    但家乡给予这位年轻诗人的却不仅是掌声,就像口头的许诺并非纸上的证据。他揣着一颗单纯的诗歌之心辗转于乡镇政府、地方企业和文化部门之间,似乎只是为了生存,然而生存的空间却越来越沉闷压抑。风景不能当饭,诗歌同样不能,至少对于王夫刚是这样,因为他从没有过降低诗歌门槛以取悦生活的想法。他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两年后王夫刚再度离开五莲,这一次,他的落脚点是济南,这一次,他再也没有打算很快回来——他依然钟爱曾经“天青寒野远,日白大河明”的五莲风光,但对“囊空休自涩,随意贮山川”的人生理解一下子进入了中年体会:胸中没有海岳的人耿耿于碗里的粥肉差别,诗中没有海岳的人终将在浮萍的世界里丧失独立的尊严。多年以后王夫刚完成了自己堪称重要的随笔集《练习册上的钢笔字》,在这本书中,他引用波德莱尔的话支持自己涛声依旧的心情:“人之中只有诗人、教士和士兵是伟大的……其余的只配挨鞭子。”

编辑:佘宗花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