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家日照
我要投稿

丁立镇:丁氏三原色

发布时间:2011-03-02 17:10:02

长期以来,他废寝忘食,营造他的艺术“金字塔”。在基础工程上所下过的苦功和达到的坚实程度是少有的。在人物画这座“主体建筑”上,又旁及山水、花鸟,其画路宽广,在宽广基础上求高,这样的高峰才是牢固的。他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需。不计“废画三千”的苦楚,除主攻人物画外,还为他热爱的雪景献上一片深情,作品《黄山银装天下无双》、《霁月映西窗》等雪景充满诗意,而且创造了不用胶矾全靠“留白”的独特艺术手法;他在花鸟走兽画中,熊猫、家猫更画得独到精彩,其长卷国画《熊猫百态图》得到专家高度评价,并获得国际金奖和“猫王”称号。对传统绘画许多技巧,他能灵活运用,随需应变,或者反其意而用之。他借鉴电影艺术的推拉手法,把重要人物、景物,由远及近,成为“特写”,以便更精微地表现;他把民族绘画的散点透视与西画的焦点透视交互使用,自如地表现大千世界,而又不失民族绘画布局特色,如众多人物画和《泰山云海》、《幽野神秘武陵源》等山水作品。这些都表明画家的艺术技巧已进入自由境地。
    然而,丁立镇最突出的成就,是对传统绘画色彩观念的突破。传统绘画的色彩世界,主要是以墨为基础,追求其淡雅、清逸、枯涩、孤傲的审美境界。丁立镇紧随时代审美情趣的变化,勇于“离经叛道”,舍旧出新。他有意识地强化色彩在写意中的表现功能,在繁复的色彩诸元素中,提取近似原色,又不是原色的红、黄、蓝并列组成一种色彩乐章,赋予了传统的色墨以新的美学意义。故行家称誉他为“丁氏三原色”,加上墨色统率和留白,又有专家从传统色彩学出发,称之为“丁氏五方正色”。
    在丁立镇画中,红、黄、蓝三色的布势与墨色的大胆组合,决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而是在时代发展影响下、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对自然造化规律精心观察体验,对中西绘画艺术理论深入研究,特别是对民族绘画色彩学、民间美术色彩构成等多方面寻根探源的妙悟升华。画家的胆量,就是把过去人们比较忽视的红、黄、蓝,以新观念组织起来,运用装饰夸张手法,强化色彩对比,局部色彩单纯强烈,整体则和谐统一。通过变化多端墨块墨线的统率后,达到阴阳和谐、热烈舒畅。画家的胆量,还在于他把工笔重彩、民间绘画的强烈对比,运用到写意画中,与写意画泼墨用笔的变化优势有机结合,达到既有工笔画和民间绘画的灿烂色彩和装饰性,又有写意画的简练与淋漓尽致,充分发挥了生宣浸润的特质,从而达到妙趣天成。他的《雪原鹿驰》、《梦魂萦绕到三峡》、《现代雾都气恢宏》、《璀璨明珠新香港》等作品,给人焕然一新别开生面之感,可以说他找到了一种用国画表现现代建筑的新方法。
    2009年有两次展览,特别引起画坛关注和世人的喜爱。10月,《重庆名人爱我中华大型书画展》在重庆三峡博物馆举办,参加画家近百名,一共展出作品200余幅,但其中竟有丁立镇个人作品60幅,从数量到质量都震动了重庆画坛。画展把丁立镇在全国独有的品牌作品:56个民族舞蹈国画大型组画,每个民族一幅,外加一幅集合式的巨画《万里共婵娟》,共57幅全部展出,另外还有3幅领袖人物画。《万里共婵娟》作为画展的首篇和出版的同名画册的首篇,56幅民族舞蹈组画成为展览和画册的压轴篇。画册导言指出:“著名画家、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丁立镇先生,用毕生的精力创作、并用最适合表现绚丽多彩舞蹈的丁氏三原色,描绘出我国56个民族团结一家、欣欣向荣的民族风情国画作品。组画优美抒情、生动传神,被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誉为‘全国首创’”。12月,广西省举办“庆祝建国60周年美术界百名中国画名家邀请展暨丁立镇作品展”,特邀丁立镇同时携带个人作品前来南宁同时展出,实际展出了丁立镇人物、山水、花鸟画共77幅,展品占了邕江美术馆展厅一半的展墙。展览《前言》强调:“尤值一提的是,我们特别邀请著名国画大家四川美术学院丁立镇教授带来70多幅国画力作参加本次展览,创群体画展中个人之最。他深厚的造诣和‘丁氏三原色’的独特艺术 风格,早已享誉画坛……”

编辑:佘宗花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