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寻梦日照
我要投稿

徐正:大海的涛声

发布时间:2013-09-11 08:04:00

  认准的事,一定要干好

    曹州牡丹甲天下。近几年大打“牡丹牌”的古曹州菏泽,地处中原,黄河中游,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曾被称之为“天下之中”。
    徐正1955年出生于菏泽市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曾任菏泽市教育局局长,母亲是中学教师。受家庭熏陶,徐正自幼爱舞文弄墨,一手好字的父亲闲时教孩子们书法,诵读经典,对他们怀有深切的期望。
    小学未毕业,文化大革命开始,时任教育局局长的父亲被打倒批斗,少年徐正迎来人生首个打击:因为父亲的原因,他失去上初中的资格。
    从人人羡慕的机关孩子,到无学可上的落魄子弟,一向快乐无忧的徐正开始尝到生活的苦涩。
    父亲托了老朋友,让徐正到学校做旁听生,文革斗争愈演愈烈,学校也不是清净之处,徐正回忆,“那时候,上学也不正常,半上半不上的,我喜欢上了画画,一个人不停地画,后来又找老师教。”
    “1972年,山东艺术学院恢复招生,那时候叫五七艺校,8月份,几个老师来菏泽招生,我想报名参加,可我父亲坚决不同意,他不想让我走艺术这条路,希望我成为一名文字工作者。我就是喜欢画画,认准了这条路。自己劝不动父亲,就让我的老师去帮着劝,他终于同意了。记得考试是画静物。我感觉自己考得不错,可一直没有录取通知书来。这时我高中毕业了,部队招兵,我就参军去了,体检政审都过了,第二天就领军装的时候,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来了,那已经是11月份了,我放弃了参军,选择了上学。”
    因为热爱,也因为机会来得不易,徐正非常珍惜在学校的时光,“我们那一届,太刻苦了,个个都拼命学,我们的老师也非常敬业,你像于希宁老师,石俊峰老师,李静泰老师,教学认真,对学生很好。”
    “有一次上素描课,李静泰老师停下讲解,带我们到山东杂技团去看演员练功,演员的年龄都很小,小的几岁,大的十几岁,他们有的在拿大顶,有的在劈腿,有些高难度动作坚持几十分钟不动……老师说,学习就应该有这个吃苦劲头。”
    “没有扎实的基本功,画不好人物画。上解剖课,我把每块骨骼、肌肉的名称、形状、作用全都背下来,现在还记得很清。”徐正指着面前的人物粉画,画中两位老人并排坐在一起,身着民族服装,端庄中透着喜悦,双目有神,色彩明快,宛若真人,“你看,这衣服上每一个细小的褶皱,都不是随意画上去的,而是根据他的动作、骨骼与肌肉的变化而自然形成的,只有对骨骼肌肉的作用了然于心,画起人物来才心中有数。”
    “我这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认准的事,一定要干好。”回顾过去,徐正如是评价自己。

编辑:佘宗花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