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寻梦日照
我要投稿

李华林:不老的风华

发布时间:2013-04-17 13:43:00

     1971年,李华林调到三庄镇委,负责宣传工作。
    “三庄是个山区,也是个老区,是文革的重灾区。组织让我去工作,那是组织上对我的信任。”李华林二话不说,马上奔赴三庄。“根据党委蹲点包片的分工,我被分到孙家庄子村。村里总共不到三百户人家,建国前的老党员、老干部和复员军人就有三十多人。当时村里的家族派性斗争比较厉害,我去之后,分别登门拜访了那些老党员和老干部,请他们出来搞好团结、搞好生产。就这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争取到了这些老同志的支持。他们的出山,使得全村空前团结起来,促进了生产,圆满地完成了三秋任务。三秋后,我和支部的同志们研究了一个改造河道计划。那时村里唯一的一片山下平原,受山河之害,长了一片荒草乱树条子。计划是将河道改到岭半坡,将这块小平原全部改成耕地,大约需要搬动六万多土石方,一个冬季完成。这对一个不到三百户的村子来说,任务确实艰巨。经过村里60多个党员讨论通过后,全村群众也通过了。最终在一个冬季内圆满完成了河道改渠任务,造出了近一百亩好地。全村的人高兴得不得了,在小平原的上游又打了一口大口井,使那里变成了旱涝保收的丰产田。这一年,村里从亩产不到600斤,一跃增到810斤。当时还参加了日照县农业先进单位大会,受到了表彰,人人都觉得脸上分外有光。”看着乡亲们淳朴的笑脸,李华林觉得自己的汗水没有白流,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当教师时,他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做村干部时,他在村里村外、田间地上辛苦奔波。在李华林的心中,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在任何岗位上都要做到尽善尽美。在日照港,也是如此。

编辑:佘宗花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