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家日照
我要投稿

曹善彬:大厦平地起

发布时间:2015-03-11 18:03:20

        艰难中触碰平凡的梦想
  1967年,曹善彬出生于日照巨峰镇大官庄村。那个年代是整个中华大地都普遍存在着贫穷的时期,曹善彬的家庭也不例外。勉强上到初中,曹善彬就被迫辍学,担起了维系支撑家庭的责任。“那时候家里穷,一年的收入也就几百块钱,还欠着外债。”
  1981年,年仅14岁的曹善彬开始在老家跟着别人学做木工。“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正好是这一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当木工学徒,你得手脚勤快,多跟着师傅干活,因为师傅都是要自己揽活儿干,不可能专门拿出时间教你,什么都得在干活的过程中边看边干边学。而且你手脚勤快,师傅也会喜欢,能在干活的时候提点着你一点儿。”
  很快,能吃苦的曹善彬做家具就开始有模有样,这一年春节,曹善彬抽空自己动手做了两张大方桌,最后卖了九十块钱。“那是我印象中过得最高兴的一个春节,因为自己终于能凭着自己的手艺挣着钱了。”
  第二年,曹善彬就能够开始自己独立做家具,尤其是能刷得一手好油漆。“当时我们那儿都是做好了家具然后集中到安东卫的大集上去卖,那时候的人挑家具有一个习惯,在两百米开外看,哪个家具亮就买哪个。我油漆刷的好,尤其是能刷一种木纹漆,所以我做的家具卖的还不错。”
  做家具逐渐开始有起色的曹善彬却很快就意识到,留在家里做家具,养家糊口或许勉强可以,成事立业却远远不够,年轻的曹善彬渴望着出去闯荡一下。“当时从电视上了解到,大连属于特区性质的城市,发展速度比日照快得多,然后我就找了个机会来了趟大连,那时候大连的电车5分钱一趟,可以一直坐,真是又方便又便宜,经济发展快消费还不高,我就觉得可以到这儿闯一下。”
  1986年3月的一天早晨,曹善彬早早地坐上了镇上到日照的汽车,然后转胶州、烟台,来到了大连。“现在交通是方便了,那时候从日照到大连需要走三天时间,到烟台买船票要凌晨3点就去排队,买不上就得等第二天。”
  刚来大连,人生地不熟,曹善彬一时找不到活儿干,连原本觉得很便宜的电车,最后也不舍得坐了。“当初决定要来大连的时候很天真,并没有怎么多想,来了以后,自己身上就剩下十几块钱了,5分钱一趟的电车也禁不住天天好几趟的坐啊。”好在曹善彬很快就找到了办法。
  “人出门在外靠朋友,没朋友就得找朋友,异乡的朋友就是老乡。我就挨着各个工地去打听,找山东人一起干活。那时候山东人在大连的多,但日照人比较少,也很分散。最后我找着了一群莱阳的老乡,大家一块干活。到了 1987年的时候,我们就慢慢形成了一个规模很大的团队,在大连红旗镇工地上,我们组成了红旗镇国税建筑大队,形成了比较明确的分工。我属于国税一队,负责木工。”
  在工地干活的过程中,曹善彬灵活的头脑和管理才能慢慢展现出来,当时年纪最小的他管理着整个团队的资金,并安排的井井有条。不久,曹善彬就组织起了一支七八十人的山东老乡团队,开始了独立承包工程。

 

编辑:佘宗花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