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家日照
我要投稿

陈东敏:华丽的转身

发布时间:2011-01-19 17:10:02

从科学研究到项目开发
    陈东敏是中国第一批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的留学生,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他总在世界科技的最前沿不断变化自己的学习方位。1981年获全额奖学金,提前半年从山东大学光学系本科毕业,赴美国纽约市 立学院(CCNY)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1983年夏进入纽约长岛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从事题为“ A 2D-ACARStudyofPositron Interactions with Surfacesof Aluminumand Silicon”的博士论文研究;1987年春获博士学位后前往哈佛大学物理系在Golovchenko教授组里从事博士后研究,创建哈佛大学的第一个超高真空隧道电流显微镜(UHV-STM)实验室,揭示了半导体表面及分子外延生长原子尺度的若干新物理特性和现象;到2002年,他已是哈佛大学Rowland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2002年,正在度学术休假年的陈东敏碰到了转变自己人生历程的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教授。在这位教授的启发下,陈东敏重燃对工程的兴趣。“我在研究中也做了很多工程的事,比如曾经自己动手做了超高真空隧道电流显微镜,只是这些设备用途比较专一,没有产业化。”他决定去硅谷看看。
    在陈东敏眼中,上世纪80年代培养了一代人对于科技探索的巨大热情,“那是一种激情,是一种年轻的国家在科技现代化焦虑中的本能反应。”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四十五岁的陈东敏开始深层思考“在如何将研发成果转化为技术、将技术变成产品,并最终带来生产力的发展方面,国家近年来虽然一直在呼吁,但不是很成功”。
    陈东敏曾长期从事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工作,他语气平静,却内容宏大而充满激情。陈东敏认为,做一个纯科研工作者,不如做工程有意义。“当时,科学家们提出用纳米器件来解决摩尔定律的极限问题,也就是说硅器件尺寸小到一定程度会出现量子效应,而我已经作了很多纳米器件材料的研究,我想能不能不追求纳米器件的大小,而追求它的功能呢?比如除了硅芯的逻辑运算功能外,再赋予它新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学功能,这应该是纳米器件的另一个发展方面。”他回忆道。
    陈东敏的想法,是将机械做到半导体大小的尺度,与半导体集成,变成微机电。“这个概念推出来后,硅谷的风险投资商非常感兴趣,果断投了这个项目。”2003年,利用这笔投资,他们在硅谷创办了明锐光电公司。
    “当初,我是想借用这个机会真正在接近半导体器件极限时打出一条新路,将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功能材料集成到半导体器件上,再利用积累的经验,回到哈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然而,没料到公司发展很快,总共融进了8000万美元的资金,而工程也比想像的更困难。
    据陈东敏介绍,他目前还在做公司的技术总裁,帮助解决一些关键的技术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真正感觉到了硅谷创业的生命力,学到很多东西,经历了从概念到技术、从产品到公司的过程。”

编辑:佘宗花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