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家日照
我要投稿

陈中华:当代好记者

发布时间:2010-12-08 17:10:02

 年长还欲请长缨

    地里“长”出的记者陈中华,履历也很特别。一般记者是年轻时候下一线,年长的时候带团队、做领导,他却一反常规,42岁那年重返了新闻报道第一线。
    42岁之前,他已在山东省《作家报》工作了10多年,是业务骨干,任副总编辑。他的文学作品在山东省内已颇具影响。正值他中年事业上升期,报刊整合改革开始了。整合后的1999年,他从《作家报》进入了《农村大众》。两家报纸风格相差甚远,陈中华一下从“形而上”世界掉进了“田间地头”,职务也由“副总编辑”变成了一般编辑、记者。
    “我是个常人,我也曾有过继续做某个报纸副总编甚至以后晋升总编的想法。这不是简单的‘想当官’,而是觉得自己不仅有能力当好一个记者,也有能力带好一个团队、发展好一张报纸。”想法归想法,陈中华从没有因为原职务问题找过一次相关领导,也没有向任何同事抱怨过。
    下蒙阴、访沂南、探沂水。陈中华极具功力地将老区经济发展的亮点熔铸成篇,写出通讯《红色优势》,获得此次采访活动的惟一一个一等奖。活动颁发的金鹰展翅的奖杯,是一个重返采编一线的老记者和年轻人竞赛的成果,一直放在他客厅的显要位置,陈中华非常看重。他笑言:“从那以后,我采访不‘怕’年轻人了。”
    一线采访让陈中华收获了更大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同事徐少林说:“他太热爱自己的事业了,所以其他事都影响不了他。他的职务、他的待遇,小环境中的各种矛盾,他都不往心里去。他最高兴的就是,‘让我去干特派记者,我能发挥所长啦!’”

 

敢立潮头唱大风
 

   “他的调查性报道已经成为《大众日报》的品牌。”同事宋弢这样评价陈中华。
    这个“品牌”,源自一个真正的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的观察、对大局的把握、对改革中时代强音的敏锐捕捉。
    2001年是我国“十五”规划第一年,全面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全力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成了当年地方工作的重要内容。那年秋收季节,陈中华听说鲁西地区一些乡镇已经开始着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捋”着这条线索就去了聊城。
    他采访从来都是“从下而上”,直接到了地头。一位20多岁的年轻小伙子听说他是省报来的记者,激动不已,自发当起了向导。陈中华调查的细,当地小麦多少亩、玉米多少亩,蔬菜大棚和食用菌大棚多少个,有没有林果业和养殖业——这所有细节都要看、要问、要记录在采访本上。不知不觉,天已黑了,住地尚远。
    出了向导的家门,一对朴实的父子摸黑用农用三轮车送向导与陈中华。30多岁的父亲开着车,11岁的儿子站在车上打手电筒——车灯坏了。10公里路,深夜的鲁西平原寂静无声,孩子手中微黄光晕为他们照亮了前方。
    两个人到了乡里,找了个小旅馆暂住一夜。第二天分别时,老记者拍了拍小伙子:“兄弟,我在你家墙上的年画后面塞了 100块钱。”
    他们以“大哥”和“兄弟”相称,到最后也不知道彼此的名字。只是深夜那束手电筒的光现在还照在陈中华心上。他说:“我和农民感情深啊,劳动人民是新闻永恒的主题。”

 

编辑:陈潇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