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指南 > 政府工作报告
我要投稿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3月20日在日照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发布时间:2012-03-20 17:13:43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年,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良好开局。生产总值增长12.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3.2%,进出口总值增长5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25‰。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抓投资保增长。把大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年共安排大项目183个,完成投资319.1亿元,岚桥石化200万吨、金石沥青100万吨高档沥青,晨曦石化石油深加工,山东石大科技等18个项目建成投产或试生产,山西中南部铁路大通道累计完成境内投资31亿元。岚山港区30万吨级矿石码头获国家发改委核准,日照机场选址报告已由民航华东局组织专家评审,青日连铁路被铁道部列为重点推进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招引推进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48个,实际到位资金121.6亿元,增长22.5%;新批利用外资项目26个,实际到账外资3.8亿美元。二是抓机遇强蓝区。大力实施蓝色经济区“双十•一城”工程,设立了1.5亿元的蓝色产业发展资金,加快推进307个蓝色产业重点项目和160条重大事项,全年实现蓝色经济增加值515.9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2.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与新加坡胜科集团签署了日照国际海洋城合作开发备忘录,国际海洋城概念性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海洋城管理和开发机构组建成立。三是抓转调促升级。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全年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48.5%和61.3%,服务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4.4%。开工建设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42项,完成投资83亿元,现代派沃泰自动变速箱、海帝电器50万台液晶电视、五征集团年产10万辆中卡等32个项目建成投产。开工建设重点技改项目360项,完成投资231亿元。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和节能改造力度,年度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被评为2011中国十佳低碳生态城市。四是抓“三农”固基础。粮食总产达到118.9万吨,是我市2000年以来第二个高产年。完成种植业结构调整30万亩,是近年来调整力度最大的一年。完成植树造林24万亩,是近年来造林面积最多的一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到7亿元,完成了潮白河东港段、巨峰河岚山段治理和24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建成各类小微型水源工程2078处,新增蓄供水能力1870万方,争取将龙潭沟水库列为国家“烟水工程”扶持项目并开工建设。五是抓民生保和谐。12件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全面完成。提高了城乡低保、“五保”供养、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最低工资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发放价格临时补贴770万元。组织132个市直部门、单位和企业,与158户城乡特困家庭开展结对帮扶。新建保障性住房14236套,确定经济适用房补贴对象662户,发放廉租房补贴2317户。完成城中村改造拆迁面积90万平方米。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制,重视抓好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援疆工作扎实推进,刀郎中学、现代农业灌溉、安居富民工程三个示范项目交付使用。六是抓作风促落实。以开展“三力”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努力推动政府工作提速提效。新的市级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建成启用,部门入驻率、审批事项进厅率均达到100%,即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分别提高10和14个百分点。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的实施意见》,决策行为更加规范。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38件、政协委员提案272件,办复率、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均达到100%。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从严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保持了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 
  过去四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历届市委、市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市人民,向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驻日照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日照建设与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过去四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前进道路上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综合实力不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支撑跨越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突出,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城乡发展还不平衡,群众收入还不够高,民生工作存在薄弱环节;有些政府部门服务意识还不强,办事效率不高,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编辑:佘宗花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