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寻梦日照
我要投稿

李建琦:光阴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4-03-26 08:43:00

  父亲,
  是一座丰碑


  历史的长河滚滚不息。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三大移民潮: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的城东门,明末以来,以一关之隔,界定着关内的中原故土与关外的东北大地。清政府的一纸禁关令,更是将这片满清的“龙兴之地”与关内的世界隔绝。直至十九世纪中叶,时局动荡,烽烟四起,乱世兵戈,荒年流离。虚掩的山海关大门终于渐渐敞开。从清末到民国的百年间,数百万背井离乡的山东人,迫于生计被迫北上,开始了“闯关东”。一个“闯”字,道尽艰辛。
  李建琦的父亲也在这支浩浩荡荡、流离颠沛的队伍中。
  “我最敬佩的人是我的父亲,”李建琦说。
  闯关东的岁月是苦的。也正是这一段苦日子,磨砺了李建琦的父亲。一介文弱教书匠,拥有的却是异常坚韧的个性。而李建琦也继承了父亲的这一点。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没错。要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就是我的父亲。”说到父亲,李建琦的眼里噙着一道光。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李建琦的父亲年仅13岁,便随众多的乡亲们一起,踏上了闯关东的路。那时,日本人还盘踞在东北的土地上。
  “父亲第二次闯关东,是在解放后,五十年代末,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带上了母亲一起去的。就在吉林省中朝边境的白山市,一个叫十三道沟的地方安了家,隔着鸭绿江,江对面就是朝鲜。”
  “北方寒冷的气候,使得父亲的腿落下了严重的风湿,渐渐地不能再干重体力活儿,”李建琦道。
  他乡再好,毕竟故土难离。六十年代中期,李建琦的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又举家搬回了山东老家。在当时的中国,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新中国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那时大家靠挣工分养家糊口,而我父亲却因为闯关东时落下的腿疾,无法下地作业,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家中五个孩子,上下七口人,全靠母亲一个人挣的工分养家。可父亲没有安于现状,他最令我佩服的,就是他的那种顽强的精神和智慧。瞅准了机会,父亲开始学着做起了小生意。开始是在衬衫上印上字或图案拿去卖,后来还自己看书,学会了针灸。刚学的时候,没有实验对象,就拿自己做实验,在身上扎针。久了,熟练了,就开始给十里八乡的乡亲们看病。”李建琦笑道。
  “父亲教给我很多,”李建琦说,“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和耐力。无论置身于多么恶劣的环境,他从没有放弃自己,一直在坚持和学习。”而从父亲身上继承的这一份坚持与耐力,也成为李建琦的宝贵财富,更成为他在事业上打拼到现在的原动力。

 

编辑:佘宗花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