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窦亚昆
“停在那里的是南美方向来的‘新华克’号,海里那个白色的小点是非洲安哥拉来的‘美洲虎’号,再有一个小时左右就要靠港。”指着远处海域一个模糊的船影,几位从繁忙的原油接卸作业中偷得片刻空闲的日照港岚山港区的员工,望着在远海中排队等待入港的几艘油轮,疲惫的脸上露着笑容。
4月27日下午5时许,日照港岚山港区原油码头二期工程现场,30万吨级油轮“新华克”号正在接卸原油,原油流入的管道中,一直从码头延伸到数公里外的岸上,连接着通往内陆省市的输油管网。码头二期工程规划建设4座大型原油泊位,两座30万吨级泊位已经投产,第三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正在建设,预计今年10月建成。
30万吨级的油轮,实际载荷在26至28万吨之间,“新华克”号的长度超过330米,宽度超过60米,最大吃水深度接近20米。作为对比,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长度和这艘油轮相仿,宽度也仅是略宽些许。
船体越大,对靠泊港口的要求越严苛。“日照港的原油码头,现在在国际船运公司的圈子里,已经成了谈判时争取优惠条件的砝码!”日照实华原油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袁之樵介绍,油轮在高潮期靠泊,时间一般为48小时,实际作业时间不超过37小时。“一旦超出了这个时间,船就必须再多停靠至少24小时,等待下次出港时机,带来的滞留费用少说也得在五六万美元。”在这里,时间是实打实的金钱。
截至目前,日照港已开通至江苏仪征、山东东明两条输油管线,日照至河南洛阳,未来至西安,日照港至京博以及岚山至莒县输油管线正在规划建设。袁之樵介绍:“这些码头和管线全部建成后,日照港原油中转储运能力将超过1亿吨,服务辐射山东、长江中下游及中原和西北地区的广大石化企业,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原油上岸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