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5专题 > 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专题报道 > 日照抗战往事寻访
我要投稿

永远的怀念——日照抗日烈士志(三)

发布时间:2015-09-02 10:01:14

    辛崇法/文
    贾正远:战火中的八路军优秀指挥员
  贾正远,原名贾庆琳,1916年出生在陕西省吴堡县辛家沟乡贾家山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中。1936年,贾正远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后在一次战斗中负伤,被送往延安后方医院治疗。伤稍愈,党组织安排他在该院任政治委员,不久,被调往延安抗大学习,结业后返回部队。1940年,他跟随一一五师独立支队东进山东,转战鲁西、鲁南,参加了第二次讨伐石友三的战役,屡立战功。1941年在部队召开的党代会上荣获“模范共产党员”光荣称号,并被授予银质奖章。
  1942年,贾正远调滨海警备团任副团长。该团是国民党赣榆县朱其藩部投靠我军后和另一杂牌部队改编组成的。为团结抗日,团长由朱其藩担任。该部队人员复杂,思想混乱,贾正远坚持党的统战政策,努力做好抗日的各项工作。
  1943年12月,这个团又与日照县大队合编为滨海军区警备团,团长仍由朱其藩担任,贾正远继续任副团长,赵昭任政治委员。朱其藩家住赣榆,很少在部队住,贾正远担负起主持该团日常工作的责任,并主动向团长朱其藩汇报工作,热情相处。同时,对原由朱部归属的官兵一视同仁,使这支部队团结奋斗,一致抗日。为保卫滨海地区,开辟日照县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4年4月底,警备团团部和一、二连移防巨峰六甲庄子村。不料被驻涛雒的日寇特务探知,报告了驻日照县城的日寇。敌人获悉情报后,纠集了日、伪军300余人,在县城通往涛雒的大路上蠢蠢欲动。敌人这一行动被涛雒区委察觉,派人将情报送到警备团团部。贾正远接到情报后,立即与其他领导一起召开紧急会议,进行战斗动员,分配了战斗任务,部署火力,作了迎战的准备。在这次内外合击作战中,敌人伤亡惨重,驻守涛雒的日寇指挥官赤松也被击毙。
  1944年冬,警备团团部驻防后黄埠子村,进行冬季整训和年终总结。不料,警备团的驻防情况被驻日照城的日寇探知,纠集了日、伪军600余人,于12月23日拂晓前,偷偷包围了驻守后黄埠子的警备团团部。突然,村东西两侧响起了一阵枪声,紧接着枪炮齐鸣,枪弹和喊杂声四起,响成一片。团机关和直属分队的干部战士同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村里的群众也拿起铁锹、粪叉参加了战斗。贾正远身先士卒,指挥驻地群众和正在集会的区干部、民兵冲了出去。
  贾正远突围出来后,看到一部分干部、战士仍在同敌人拼杀,尚未突围出来,他又返回去指挥突围。就在这时,这位身经百战的优秀指挥员却不幸壮烈牺牲。
刘震东:血洒莒城,千古留芳
  刘震东,字曦洲,1893年生于沂水县张庄镇张庄村(今属沂南县),家境贫寒,但父母省吃俭用,供其入私塾读书。
  1912年,刘震东因触怒豪权,被迫去东北逃荒。后被征入奉军,任上士文书,深得上司器重,被保送到保定军官学校。1916年毕业后在任团长期间,入东北陆军速成学校受训,结识了担任学校教官的爱国将领郭松龄,并被任命为奉军骑兵旅旅长。
  1925年11月,郭松龄秘密与冯玉祥结合,组织了东北军司令部,刘震东为郭松龄军第五旅少将旅长。郭松龄倒奉失败后,因刘震东与张学良有深交,被任命为保定警备司令。
  1927年,刘震东入东北陆军大学学习,为第八期学员,任班长。1930年陆大毕业后回东北军供职,适逢蒋、冯、阎中原大战,他随张学良奉军入关。冯、阎垮台后,翌年石友三反蒋,刘震东因在与石友三作战中有功,被任命为第十五师中将师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刘震东等部分官兵自动留在东北坚持抗日,自任东北民众救国会第四军团总指挥。随后,他将零星部队和坚持抗日的群众团体组成抗日义勇军第五军团,张学良任命他为该军团总指挥。他率部转战辽宁、热河、察哈尔一带开展游击战。
  1932年2月,日军进攻热河,刘震东奉命守北路开鲁至赤峰一线,驻扎在开鲁大树营子。在开鲁、喜峰口等地奋力抗击日军,但终因火力不敌,损失惨重,被迫放弃阵地,向开鲁以南转移。此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继续率部顽强作战,威名远扬。
  1933年5月,刘震东与邓文、李忠义等率部参加了冯玉祥、吉鸿昌等爱国将领在察哈尔组织的“民众抗日同盟军”,投入对日作战。后同盟军被蒋介石强行解散,刘震东被应召到北平军分会,军分会委员长张学良委任他为分会参谋。
  1935年冬,刘震东随张学良去西安供职,任西北行辕中将总务处长。在这期间,刘震东结识了共产党员潘汉年等人,逐步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正确主张。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他随同张学良一起参加了与南京当局的谈判。期间,他与共产党人取得联系,积极支持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8项原则,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做出了一定贡献。
  1937年,“七七”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的序幕。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刘震东多次致电上峰请缨抗日,但都石沉大海。
  1938年2月18日,日军坂垣师团以田野旅团为主力,在伪山东前进皇协军司令、大土匪、大汉奸刘桂堂部千余人为先遣,由安丘进入莒县境内。午夜时分经莒县北茶沟到达离县城40里的招贤镇时,受到刘震东率领的二路游击队刘崇禧、张鹏两个支队和海军陆战队的顽强阻击。夜12时,双方展开激战。拂晓,日军收尸三四汽车,退至管帅一带。
  21日凌晨,装备优良的日军田野部队乘40余辆汽车,携大炮直驶莒县城。拂晓时,大批日军越壕而临城下,日军见中国军队防守严密,当即在强大炮火掩护下强行攻城。激战中,刘震东部多次击退敌人强攻,防地几次失而复得。为了巩固阵地,更有效地杀伤敌人,刘震东命二二九团两营士兵冲出南门,分东西两面包抄敌人后路。但城北面之敌因有险可守,且后续部队源源而来,反复争夺北门战斗异常激烈残酷。此时,兵力也伤亡过半。在敌众我寡、形势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刘震东带随从1人,冒着敌人猛烈炮火,奋勇登上城墙,往返指挥抢堵突破口。但他全然不顾阻拦,挥动着指挥刀,连劈数名日军,守城士气为之大振。突然一发炮弹在刘震东身边爆炸,弹片击中了他的头部、腹部。当副官和士兵把刘震东将军抬下城墙时,他已停止了呼吸,壮烈殉国,时年45岁。范景蘧:矢志不渝,百折不挠
  范景蘧,又名范宝经,字庆典,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奎山街道傅疃村人,1892年出生,10岁左右入本村私塾读书,20岁左右去北京中学读书两年,毕业后回到家乡日照务农,后经人介绍到日照县“抗日外交后援会”工作,他和郑平、高燮宸等进步青年一起,积极宣传抗日、抵制日货,激发了日照县中师生的爱国热情。
  1928年中共日照县委建立后,范景蘧积极参加了中共日照县委领导的农民运动,在与县委组织部长牟春霆(陈雷)的秘密接触中,他接受了党的教育,提高了思想觉悟。1931年7月,经牟春霆介绍,范景蘧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革命热情高涨,在傅疃、平台等村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发展了十几名党员,建立了傅(疃)平(台)党支部。后党组织安排他到安东卫小学任教员,他利用教师的身份,宣传进步思想,受到学生和当地群众的尊敬和爱戴。他秘密开展党的活动,先后介绍范崇培、范萼亭、范宝三、孟宪松、苏士儒、徐家般、王润阶等同志入党,并在安东卫小学由他和范宝三、王润阶成立了第一个党小组。
  1932年10月,中共日照中心县委发动日照农民暴动失败后,他身份尚未暴露,后因掩护同志们转移,秘密将暴动领导人牟春霆(陈雷)等送到岚山头上船出走,最后转移到上海,使他的身份得以暴露。1933年2月底,终因涉嫌被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范景蘧被捕后,先是押在日照县监狱,后因属共产党要犯,又被先后转押至山东省济南监狱、青州监狱和省反省院。1937年10月,在上级党组织的营救下,被关押四年多的范景蘧出狱。
  1938年9月,范景蘧终于在大店(今属莒南县)找到了中共鲁东南特委书记景晓村,与党组织正式接上了关系。11月,一一二师中共地下工委在中共下元特别支部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共日照临时县委,他参加了临时县委的工作。12月中旬,鲁东南特委决定撤销了中共日照临时县委,重建中共日照县委,并在小曲河(今东港区后村镇)成立,范景蘧任书记。
  1939年3月,范景蘧因病离职休养,5月病情稍愈后,地委派他到中共莒北县委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长。8月,又被调到鲁东南一区五地委工作。
  1940年1月,范景蘧因其长子范希尼(在去延安途中,在“抗日知识青年收容所”被国民党强迫当了特务。)受到株连,被停职检查,并停止了他的组织关系。是年9月,范景蘧被调回地委,并恢复了组织关系,参加了地委组织的工作团到日照县开展工作,并担任团长。其间,他积极发展抗日武装,坚持对敌斗争。先后在巨峰的山旺、磴山、结庄、安东卫、岚山头一带宣传抗日,成立了由40余人组成的抗日农民大队第一中队,他兼任中队长。正当这支抗日武装发展壮大之时,山东开始“肃托”,范景蘧又被诬陷为“托派”,关押审查长达5个月,后因查无实据,排除了“托派”嫌疑。
  但由于受左倾路线的影响,又毫无根据地以他与其长子范希尼有勾结为由,他的党籍被开除。他虽然多次遭受不白之冤,但他始终对党坚信不移,对革命事业丝毫未有动摇。1941年9月,范景蘧被分配到莒南县良店做农村工作。他虽已被开除党籍,但他仍对党一片赤诚,积极投入反“扫荡”的斗争中,组织群众“坚壁清野”。1942年春,范景蘧到山东分局找到了党政军领导黎玉、罗荣桓等,申诉了他的不白之冤。山东分局认为,对范景蘧的审查和处分是错误的,指示滨海地委为他彻底平反,并恢复了他的党籍,分配到中共莒北县委工作。
  1942年10月,他被调到滨海各县行政联合办事处任农会主任。1943年冬,范景蘧因积劳成疾,患黑热病住进了滨海军区医院。1944年6月15日,为革命呕心沥血的范景蘧同志,不幸病逝,时年53岁。
邱正良:征战沙场,血洒日照
  邱正良系江西省人,中共党员,生于1917年。1931年,在家乡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由平江起义团改编的红四师第十团当过战士、班长。1934年10月,邱正良跟随毛泽东率领的红一方面军红四师第十团,从江西出发,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8月25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邱正良所在的红四师改编为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即后来的三三四团的前身),邱正良任该团特务连指导员,并在陕西三原吴堡参加了一一五师召开的抗日誓师大会。
  8月31日,在罗荣桓率领下,三四三旅所部从陕西三原出发,东渡黄河,进入山西。9月23日,八路军总部命令一一五师侧击向平型关前进的日军。邱正良随一一五师六八六团开赴华北抗日前线,支援国民党军作战。25日,战役打响,邱正良和连长一起带领特务连与来势汹汹的日军英勇作战,不怕牺牲,为首战平型关告捷做出了贡献。
  是年10月,邱正良任一一五师六八六团三营教导员,他跟随团长杨勇,在副师长聂荣臻率领下,以五台山为中心开展抗日斗争,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并于11月7日在五台县石嘴的普济寺宣告成立晋察冀军区。1939年,邱正良调六八六团机关任党支部书记。
  从1941年起,日军和在华北各地一样,也在山东野蛮推行“治安强化运动”,进行频繁的“扫荡”。在严酷的斗争环境中,邱正良按照上级部署,积极带领部队投入反“扫荡”、反“蚕食”的斗争,并参加了著名的第一次和第三次甲子山反顽战役。
  1943年4月,日照县大队与山东军区滨海军分区独立团合编为滨海警备团,辖7个连,共700余人。是年12月,改辖3个营,邱正良由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六团(即原六八六团)调该团任副政委,先后参加了六甲庄子、后黄埠子和策应“讨李”(李永平)等战斗,多次粉碎日伪军的“蚕食”和“扫荡”,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1944年4月底,警备团团部及一、二连驻防日照县巨峰六甲庄子(现为岚山区)。5月4日夜,涛雒日伪军500余人抢占了六甲庄子村东岭、南岭及有利地形,包围了该村。5日拂晓,日伪军向警备团发起进攻。警备团副团长贾正远、副政委邱正良立即指挥部队突围。一连即向村东之敌发起反攻,夺回东岭。团部和二连向村西敌人奋力反击,打开突破口,向相家楼、白虎山转移。一连转移后又遭到敌人疯狂反扑,伤亡较大。此时,四连由黄埠子增援,直向敌指挥所攻击,日军指挥官赤松被击毙,敌慌忙撤退。
  1945年初,日照警备团改编为滨海军区独立四团,邱正良仍任副政委。5月初,日伪军1000余人占领了日照县南部的沿海重镇安东卫。为了保卫祖国的神圣海疆,粉碎日寇的大“扫荡”,5月6日,四团在副政委邱正良指挥下,配合担任主攻任务的兄弟部队八路军滨海二十三团英勇阻击,激战至8日拂晓前,敌人开始突围,四团与二十三团将敌追至陈家庄子、凤凰山、义和岭一带,并趁机将敌三据点攻克,毙、伤、俘敌军500余人,有力地支援了我主力部队即将展开的全面大反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但山东的日伪军仍拒绝向八路军缴械。是月,原滨海军区独立四团改编为山东解放军警备第十旅第十九团,由王明礼任团长(代),牟景途任政委,邱正良任副政委。为尽快解放日照全境,十九团奉命以武力收复日照县城。9月8日,在我十九团猛烈打击下,负隅顽抗的日伪军弃城北逃。邱正良率十九团乘胜追击,日伪军遂向我部队短距离迂回袭击。在城西北岭店子村附近的牛王庙前,邱正良副政委不幸被逃窜之敌打来的飞弹击中,光荣牺牲。此役,共毙伤敌30余人,俘敌120余人,日照县全境解放。

编辑:张珊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