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5专题 > 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专题报道 > 日照抗战往事寻访
我要投稿

永远的怀念 日照抗日烈士志

发布时间:2015-08-31 09:33:23

 

        辛崇法/文
        惠恒智:党的好女儿
  惠恒智,东港区三庄镇惠家沈马庄人,1919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中。她聪颖俊秀,粗识文字,性情温和,作风淳朴,举止稳重,做事老练。父亲忠厚勤劳,以种田为生。家中还有祖父和两个嫂子。弟妹尚小,哥哥参加革命工作在外,母亲早丧,她与嫂子们共同料理家务,一家三代和睦相处。她心地善良,每每看到断粮无炊的贫困人家,便说服嫂子,主动送去粮食或旧衣服。有时还用自己的钱帮人治病,救人之难。全村老幼,对她无不称赞。
  1938年至1939年间,中共日照县委驻三庄、街头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斗争,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惠恒智的哥哥惠恒桂在党的教育下参加了革命工作,这使年轻的恒智也同时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经常向哥哥学习革命理论,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哥哥带着同志们到家里开会时,她热情接待,主动地站岗放哨。
  经过实际斗争的锻炼,惠恒智在政治上渐趋成熟,于1940年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她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抗日救国的工作之中。
  1941年,惠恒智被调到日照县七区任区委宣传员。这年秋,顽十六团、杨百福的区中队和日、伪军遥相呼应,猖狂反共,被反动势力控制的“万仙会”也猖獗一时。这时,她和哥哥惠恒桂的身份被敌侦知。惠恒智曾多次遭到敌特的跟踪,由于她机警灵敏和群众的掩护才躲过了敌人。有一次,惠恒智在夜间回了家,不料被敌人探知,第二天敌人到惠家沈马庄抓捕她。敌人的行动被群众察觉了,恒智在群众的帮助下隐藏起来了,敌人没抓到她,就抄了她的家,财物被抢,家用器具被砸。她的父亲在家不能容身,便带着小儿子外逃了。惠恒智的嫂子回了娘家,妹妹还没到婚龄就找了婆家,祖父因受惊吓而死,一个好端端的家庭被敌人搞得四散奔逃。面对家庭惨状和置身险境中,她革命意志毫不动摇。
  惠恒智的身份在家乡已经公开了,敌人终日抓她不得。若继续留在本地,对工作和她个人的安全都不利。因此,县委将她派到日照县西部的竖旗岭和邢家沟一带开展工作。离这一带不远的沈疃驻有日、伪军,顽十六团和杨百福的区中队也在这一带活动。惠恒智刚到这里,人地两生,又加上群众工作条件差,环境更为艰险,但她不顾个人安危,积极开展工作,宣传抗日、发动群众,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很快培养了一批抗日积极分子,并在竖旗岭等村建立了村政权,各项工作搞得都很活跃。
  是年,农历9月26日,惠恒智和胡照松(五莲县人)同志到竖旗岭村活动。当时顽十六团的一个副连长叫孟宪吾,他是竖旗岭村人。当他得知惠恒智住在该村时,便带领部下40余人,包围了该村。被捕后,敌人多次以杀头和活埋相威胁,她都毫无惧色。
  29日这天早饭后,面对敌人的枪刀,惠恒智神色庄重,昂首挺胸,步履从容地走向刑场。她和同时被捕的女共产党员胡照松同志,先后跳入敌人早已挖好的坑内,尔后两人紧紧地搂抱在一起,被敌人活活地埋掉……
  惠恒智牺牲时年仅22岁。王新民:爱军需物资如命
  王新民,原名王裕德,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路街道大韩家村人,1902年出生在一户生活较富裕的家庭中,七八岁就跟伯父王介藩读私塾,后到日照县中读书。他忠厚善良,学习刻苦,深受教师的喜爱和同学的尊重,中学还没毕业,就因家境衰落而辍学。
  1932年春,王新民受聘夹仓小学任教员,不但教学认真,还注意育人。他经常教育学生说:“现在各列强对华强取豪夺。日军已侵入我国东北三省,妄想进一步侵吞整个中国。现在正是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时候,大丈夫当将身许国,为国立功!要战死在枪林弹雨和万马奔腾的疆场上,不要死在黑洞洞的床上。”在他的教育影响下,在抗战时期有许多他教过的学生参加了抗日,有的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中共日照县委宣传部长的尹仲岩,就是王新民的爱徒(1947年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时壮烈牺牲)。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让全国上下群情激愤,王新民更是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担忧,终日忧心忡忡。于是,他辞去教师职务,四处奔波,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1938年4月,申论典积极发动抗日,通过各种关系搞到一张“国民党苏鲁战区第二游击纵队”的委任状,在石臼所与资本家贺仁庵(贺有枪支)拉起了国民政府第五战区第二游击队19纵队,王新民、刘鸿若等一批热血青年积极参加了抗日队伍。是年8月,在团结抗日的旗帜下,土匪队伍朱信斋被我八路军收编,地处日照县西部的黄墩一带有了八路军。王新民、郑子久、刘鸿若等进步青年又奔赴黄墩参加了抗日工作。不久,王新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八路军第二支队四大队供给处主任。从此,王新民真正找到了救国救民的道路,他不辞劳苦,日夜奔波,宣传抗日,发动群众,积极扩充军队,壮大抗日力量。
  1939年春,王新民动员本村安光临、安茂友、王仲连和外村的费均三、李志一等一批青年,去沂水岸堤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参加抗日工作。是年冬,日照县大队供给处主任郑世东被土匪郑鄂廷(外号郑土虺)抓捕杀害。王新民被调日照县大队任供给处主任。这时,正值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我党和部队正处在困难时期,群众生活贫困,军需物资难以筹措,部队弹药不足,战士供给标准很低。因此,王新民日夜操劳,对军需物资倍加爱护,撒掉的一个米粒和一个小铁钉他也要仔细拣起来。他经常对战士说:“现在部队和人民正是渡难关的时候,一分钱、一粒米也来之不易,绝不能轻易浪费掉。”他还经常深入农村,向老百姓宣传增产节约,支持共产党、八路军抗日,因此,受到上级的表扬和指战员的称赞。
  日照县大队建立后,在不长的时间,就控制了泰石公路以南大片土地,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国民党顽固派十六团李衍修和县长尹鼎武,对这支抗日武装恐慌不安,恨之入骨。
  1940年4月的一天,顽匪十六团妄图对我进行报复,突然包围了我驻丁家官庄县大队队部。随大队部驻防的一中队指战员奋起还击,大队部在一中队的掩护下安全突围。视军需物资如同生命的王新民,本来可以安全地转移出去,但他深知军需物资来之不易,为了不让军需物资落入敌手,决心把军需物资转移出去。在枪声越来越近的危急时刻,他仍然神色镇定地赶着几头驮运物资的驴子撤退。在撤退的路上,驴子突然跌倒。眼看敌人快要追上来了,他和通讯员想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军需物资。他们把物资从驴背上抬下来,打起驴子,再把物资抬到驴背上,就这样反复几次,延误了撤退时间。因此,与部队失去了联系。当王新民和通讯员赶着驮运军需物资的驴子行至榛子崖附近时,被包围上来的敌人抓捕。
  王新民被捕后,敌人将他向公路北押解,他奋力挣扎,宁死不走,并大骂敌人,同敌人搏斗。气急败坏的敌人对王新民下了毒手,将他打得遍体鳞伤。后敌人将王新民交给国民党日照县政府,县长尹鼎武亲自主持审讯,并派其亲信、王新民的老相识尹寿臣劝其投降。王新民怒火中烧,义正词严地痛斥尹寿臣说:“你们这些民族败类!假抗日,真反共,应该向共产党、八路军投降!”敌人被激怒了,便对他施以灭绝人性的酷刑。
  1940年4月25日,敌人在河东村西南岭,用乱刀将王新民惨杀,他时年38岁。
卢迪:血洒日照 虽死犹荣
  卢迪,江西省永新县人,1915年出生,中共党员,早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转战四川、陕西、山西、河北等地,为我党创建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抗日战争爆发后,卢迪在一一五师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大战”。1938年12月,他随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代师长陈光从山西东进山东抗日前线。1939年7月,一一五师三四三旅第三团组建,卢迪任该团团长。1940年11月,该团改编为一一五师教导第四旅第十二团,他继任团长。1941年,他任湖西分区独立团团长。是年10月,巨南军分区组建,他任政治委员。之后,他到一一五师教导五旅第十三团任团长。其间,他先后在鲁西、苏北、滨海等地区多次指挥战斗,并屡立战功。
  1942年8月3日,原国民党五十七军第一一一师三三一旅旅长、顽固派孙焕彩坚持反动立场,在街头一带与我军负隅顽抗。是年10月初,孙焕彩趁日伪军大规模“扫荡”抗日根据地、我军奉命开往沂蒙抗日前线之机,再次侵占了甲子山区,并勾结顽匪李衍修和朱信斋部,在占领区横征暴敛,鱼肉百姓,猖狂反共,骚扰抗日根据地。为消灭这股叛军,解放甲子山区,为民除害,是年12月,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决定发起第三次甲子山反顽战役。12月初,卢迪所在的教导五旅奉命从苏北调往莒南、日照一带参加甲子山战役。战前,他与团政委覃士冕做了精细侦察和战斗部署。17日晚6时战斗打响后,他和覃士冕指挥部队向石场村东大碉堡和樟山守敌发起猛烈攻击。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炮火打得晕头转向。卢迪率领十三团主力,经过反复激烈冲杀,攻克了石场村东大碉堡,并击溃了由朱芦增援石场之敌。惊恐万状的孙焕彩一面命令所部收缩兵力,控制制高点,一面又调集1300多人由他亲自督阵,向我十三团阵地进行疯狂反扑。卢迪指挥部队奋起还击,与敌反复拼杀5次,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搏斗,毙伤顽敌300余人。经过一夜激烈拼杀和争夺,十三团奉命撤出阵地。一天夜里,卢迪又率全团协同旅特务连向东部屏障樟山之敌发起猛烈攻击,一举歼灭了樟山之敌,为取得甲子山战役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甲子山战役后,部队进行了整编,梁兴初由教导五旅旅长调任十三团团长,卢迪改任该团一营营长。1943年夏,卢迪带着1个连驻防高兴区北台子村。一天凌晨,日伪军200余人包围偷袭了该村。卢迪在指挥部队突围的战斗中,头部负重伤,后送往我军驻后村挪庄西山的医疗所,经抢救无效,以身殉国。

编辑:张珊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