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家日照
我要投稿

李玲:梦想的殿堂

梦想的殿堂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05-13 08:18:02

  北京·岁月洗礼


  1955年,李玲高中毕业,准备高考。
  那是个令人心潮激荡的年代。彼时,新中国成立才六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刚刚开始。可此时的李家,却失去了顶梁柱。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任淄博矿务局生产技术处处长。1953年,在阜新参加全国煤矿工作会议时,不幸患脑溢血去世。优越的家庭经济状况突然恶化,只能靠微薄的抚恤金生活。我清楚地知道,这种状况要送我和弟弟同时上大学,几乎是不可能的。”
  李玲相信自己的高考实力,老师也告诉她,她可以报考自己喜欢的任何一所学校。
  “但我从未料到,通向大学殿堂的路竟是这样的艰难和曲折,这期间,我经历了两次心灵的激战。”
  “首先在报考志愿上。报志愿的前一天,我放弃了多年来坚定追求的文学梦想,改报了理工,当时国家迫切需要工程技术人员是原因之一。这一突然改变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父亲在世时非常关心我的成长,他要我学文的意念是明确而不容置疑的。高中毕业时,我的语文课总评成绩是‘五分’(满分),且是全年级唯一的一个五分。”
  李玲一直有个愿望:要做一个拿笔的战士,用心灵去讴歌新社会和人民。文科转理工科,是李玲生命旅程上的一个重要十字路口,它改变了父亲为她设计好的道路,也改变了她的人生。
  “我遇到的第二个波折,比选志愿更严酷。那就是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变能否允许我继续学习。母亲一直鼓励我专心复习,没有说一句泄气的话。父亲去世时在遗言中反复叮咛:‘孩子们一定要读好书,以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母亲肯定不愿违背父亲的遗愿,但她拿什么去履行这个职责呢?我像鸵鸟似地回避着这一问题。”
  不久,李玲和弟弟同时接到了北京邮电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我的难过多于高兴,我担心现实会将我的理想击成碎片。第二天早上,母亲把我和弟弟叫在一起,郑重地说:‘你们俩都考上了大学,我很高兴。咱家是书香门第,可还没出过大学生。淄博矿务局那么大,也没听说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可咱们家一下子考上了两个。我决定了,你们俩一起去北京上大学!这是你们父亲一生的愿望。天无绝人之路,困难,总会有办法解决的。’我知道这是母亲一夜未眠作出的艰难决定。那一刻,我真想抱住母亲去亲她的脸。”
  明亮的阳光下,少女心中的阴霾被冲散了,带着对学习、对未来和对首都北京的美好憧憬,李玲和弟弟一起,登上了北上的列车。

编辑:张珊
审核:
统筹: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