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家日照
我要投稿

金培昌:时代的印记

发布时间:2014-11-05 08:45:00

  军旅·海岛风云

  1968年,怀着一腔热血,为报效祖国而应征入伍的金培昌,来到了内长山要塞区。刚出家门,便去守卫国门。
  如果说,中国的版图看上去像一只雄鸡的话,那么由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所扼守的渤海海峡就是这只雄鸡的咽喉,闻名全军的济南军区内长山要塞就设防在这里。作为守卫祖国东大门的天然要塞,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是在这里,金培昌和妻子一起,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海岛、奉献给了祖国的边防。
  部队的生活是苦的。
  “我很庆幸自己是农民的孩子,骨子里的本质就是不怕吃苦。记得离家的时候父亲对我说:孩子,既然当了兵,就要有个当兵的样子。在部队要尊敬领导、遵守纪律、敢于吃苦,吃苦就是福。他的话我一直记着……”
  艰苦的部队生活,使得这些刚离开家的少年们迅速成长起来。
  “对我来说,苦是两个方面,一方面使我们受了苦;但另一方面,又让我们的精神生活特别充实。”金培昌说道。
  部队的生活是甜的。
  “苦后甜,才是甜上甜。甜是从苦中而来的,没吃过苦,哪儿来的甜?”
  在部队只当了一年的战士,金培昌就升任了班长。“我开始在炮兵连,任指挥班的班长,带班参加师的侦察兵集训时得了第一名。那时感觉很自豪,作为一个班长能把班带好,特别高兴。”
  1971年,金培昌被调到了参谋这个岗位上,一做就是5年半。期间参加要塞区的参谋大比武,夺得第一名。后因表现突出,被越级提拔。1978年,升任团参谋长,此时的他,才29岁。
  做参谋长,需要具备很高的谋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熟知司令部业务、拥有较高的文字水平。“在部队,我做参谋长的时间算是比较长的,也很喜欢这个岗位。”
  在此期间,金培昌获荣誉无数。任连长时,所带连队被评为“硬骨头六连式连队”;任团参谋长,参加要塞区司令部大比武,荣获第一名,司令部被要塞区评为先进司令部;任团长,在全团开展“扛起枪杆能打仗、拿起锄头能生产”的军地两用人才做法在全军推广;参加全军“804”演习,团荣立集体三等功,团党委被要塞区评为“心齐、风正、劲足”先进党委。
  1995年,金培昌升任内长山要塞区司令员。
  任要塞区司令员期间,他带领部队大力发扬“海岛为家、艰苦为荣、祖国为重、奉献为本”的老海岛精神,大力加强战备建设和武器装备三化建设,被全军评为先进单位。受表彰为全军国防工程建设先进个人;被四总部表彰为“武器装备三化建设”先进个人;大力加强军事训练改革和战法研究,在全军多本杂志刊发二十余篇学术文章,其中炮兵封锁水道的“五种战法”和城市防空“四个为主”战法,被全军评为一等奖。要塞区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师”“抓基层建设先进师”。要塞区党委被评为“先进党委”。
  “我们实施了几项工程,其中的‘战斗力工程’,就是大力开展科技大练兵、大比武,提升部队的战斗力;推进‘南泥湾工程’(菜篮子工程),在岛上养猪种菜,来改善部队的生活。”
  “扛起枪杆能打仗、拿起锄头能生产”。对要塞区的官兵们来说,武保国防、文促生产。于汗水中收获的果实,分外甜美。

编辑:佘宗花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