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家日照
我要投稿

孟祥国:梦想的孵化

发布时间:2011-03-16 17:10:02

牛刀小试 初露锋芒
    1992年底,清华大学决定大力发展校办产业,以实现教学、科研、产业三方面齐头并进。1993年大学毕业的孟祥国,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决定留校,同他的辅导员和几个同学一起创办化工系的企业。
    由于学校缺乏资金,当初创办化工系的企业时,系里只能提供5万元。那时,孟祥国的月工资只有600元。凭着一股执著和韧劲儿,孟祥国与他的创业团队,不仅将隶属化工系的北京清华永昌化工有限公司组建了起来,还取得了很好的经营效果。
    1996年底,清华大学组建第一个上市公司时,决定把最优良的资产拿进上市公司。化工系的公司作为学校拿出来的最优良资产之一,与另外三个公司组合在一起,组建了“清华同方”。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孟祥国在清华永昌和清华同方供职期间,许多地方政府领导和企业负责人托他帮助到清华大学找高科技项目。对于责任感很强的孟祥国来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为了积极落实这些托付,他从1994年开始介入技术产业化工作。
    “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丰富的经验和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一切都要靠自己亲自去探索、实践。那些日子,几乎整天在外面跑,好在咱们日照人比较吃苦耐劳。”回首往事,孟祥国感慨万千。
    但在这一时期,学校将科研成果推向企业和市场时,经常会以失败告终。很多时候并不是技术不好或项目创新性不够,而是因为技术处于小试成功阶段,技术研发团队也缺乏对市场的了解,与企业、地方政府之间沟通也很不够。
    通过以往失败的例子,孟祥国总结出:业务的成败,不只是光靠技术的好坏与否,还要看市场、靠沟通。
    于是,孟祥国开始有意识地、积极地去接触技术市场,探索技术市场的规律,了解社会对于技术的需求,并努力提高自己为推动技术产业化所需要的谈判技巧。
    不知不觉中,经孟祥国之手谈成落实的项目日渐增多,而孟祥国也通过一次次地谈判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对技术成果、产业化和市场的接受度等各个方面及环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
    “与西方能够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力量分布在高校和企业的研究机构情况不同,在我国,这种力量主要集中在高校。而高校的科研成果主要是小试成果。”
    “这不是因为高校的老师们不想把技术做成熟,而是因为要把技术做成熟,学校的条件还不够。走出学校、完善技术,对高校的老师们既是时间上的挑战,也是设备和场地、资金、保密工作的挑战。但人财物要齐备,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老师除了教学,精力有限,所以,只能是高校的科研成果停留在小试阶段,停留在专利和论文上。这样导致的结果只有一个:小试技术直接产业化,其成功率往往不到20%。”说起当初情形,孟祥国深有感触。
   有鉴于此,1999年,清华大学从积极推动国家发展战略落实的高度,开始探索技术产业化新模式。而孟祥国,正是积极地将新模式和新构想变为现实的执行者之一。

编辑:佘宗花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