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新春走基层 > 精彩时评
我要投稿

一封白发家书 道尽几多乡愁

发布时间:2017-01-06 09:35:29

 元旦期间,三位老人带着三幅用自己的白发绣成的盼儿回家过年的“家书”现身苏州山塘街街头。这三位刺绣老人,分别是76岁的陈奶奶、80岁的王爷爷和72岁的李奶奶,他们的子女们长期在外工作,有好几年春节都没有回到家里和父母团聚了。 (据1月4日中新网)
  年关时分,回家过年毫无意外成了热议的话题。对于那些留守在家的老人来说,盼着自己的子女回家团圆,无疑是他们在新年之时最大的期待。看到这则“白发家书”的新闻,虽然说有着“苏州刺绣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在苏州百姓中有深厚的基础”的背景,但这几位老人以白发为丝线绣出思儿之情,仍不免给人强烈的感官冲击和情感刺激。
  父母对外出子女的牵挂,作为一种传统朴素的情感,向来是有传统的。在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有非常典型的表达: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而从另一方面来讲,子女对父母的情感依赖,也向来是深挚的。
  我们素来就有乡愁的说法,所谓乡愁,所传递出的是对故土的爱恋,更深切地说,其实是对亲情的迷恋。对年迈在家的父母来说,外出的子女便是他们的乡愁,而对游子们来说,在家的父母,应是他们最大的乡愁。
  据悉,老人的子女是长期在外工作,我们似乎要去理解他们作为子女因为工作的无奈,但是,这足以成为阻挡他们归家团圆的障碍吗?与其以工作为说辞,不如说到底是什么裹挟了游子们的乡愁呢?
  喘不过气的工作压力、逼仄的生活负担、情感上的空白、信仰上的缺失等,这些似乎都是可以想见的因素。这是一个庞大群体的焦虑,这种群体性焦虑,不仅仅是一个群体的情绪表达,所折射出乃是一个社会或者说时代背景下的问题表征。
  从宏大叙事的层面说,这是一个时代的命题,这是一个社会在转型期必须面临的阵痛,需要公共政策的破解,给予他们公共关怀,让他们重拾乡愁的美好。而从个体的层面讲,时代的无力感,或许是抹之不去的痛感,但是,相较于此,回归到最朴素的情感需求,或许是更值得珍视的个体选择。
  要知道,乡愁之不可承受之重,在人的情愫海洋中,任何一种游离的飘摇,都正如诗人余光中笔下“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这种现实感,是可以超越时代的无力,以及寡淡的虚浮。
  于此而言,从这封白发家书中,我们既要看懂年迈的父母对合家团圆的乡愁之盼,也要重新审视游子们的乡愁观。情感上的共通,需要对乡愁有共情的理解,方能抵达内心的故乡。来源:黄海晨刊

编辑:佘宗花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