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茅庐 成绩斐然
1988年7月,厉彦虎从北京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毕业,分配到国家体委训练局医务处工作。在中国乒乓球队做随队医生时,已总结出一整套治疗运动创伤的方法。1996年的奥运会攻关课题《乒乓球运动员神经机能测定消除疲劳的研究》,更是获得了国家体委科研攻关与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世界大赛前治愈孔令辉、刘国梁、王励勤、李菊等世界冠军的伤病,受到乒乓球队领导的高度赞扬。于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被评为奥运服务先进工作者。
投身祖国的体育医疗事业二十余载,厉彦虎接触了许多人,当然,更多的是运动员。
“如果问什么最令我感动,我想应该是身边运动员的成长经历”。对这些体育健儿们,厉彦虎投入了很多关怀,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
如果说,运动员、教练员是冲锋在前的将士,那么,负责预防和治疗运动员伤病的医务工作者,无疑就是幕后的英雄。
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厉彦虎对很多事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体会:譬如乒乓球。说到这些令人骄傲的运动员们,厉彦虎有着很深的感触:“乒乓球是一项技术含量非常高的运动,要想打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各种国际比赛中,其实实力只是基础,还有关键的一部分在于技巧和运气。能打好乒乓球的人都是非常聪明的,他们都非常注重技巧的运用。马琳曾对我说过‘为了让我的对手感到更别扭,我宁可自己别扭’。这,其实就是一种战术和技巧。”厉彦虎说。
1999年全国第六届推拿研讨会上,厉彦虎以一篇《点穴打通脉络治疗乒乓球运动创伤六十七例总结》的论文,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以至于超过了原定讨论时间。在之后的全国运动医疗学术会议上,厉彦虎又发表了一篇关于按摩治疗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例分析报告,主要通过脊柱的整体调整和康复锻炼,这种方法在以前还没有别人提出来过,马上成为了全会的焦点。
凭借着优良的医术和良好的服务,1996年,厉彦虎所在单位获国家体委科学进步集体二等奖,2000年获得集体优秀服务奖,2008年北京奥运会被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评为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