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日照市抗“疫”优秀网络作品展播 > 文字类
我要投稿

日照市抗“疫”优秀网络作品展播文字类⑩

发布时间:2020-03-04 15:14:54

2020年的春天

日照市第三实验小学 孙立萍


2020年的春天

是战“疫”英雄谱写的赞歌


2020年的春天

是逆行者们描绘的图画


2020年的春天

是义无反顾  勇往直前  


2020年的春天

是舍己为人  众志成城 


从没有像这个春天这样

被感动  被温暖


从没有像这个春天这样

思考人生 感悟生命


2020年的春天

我要用马良的神笔

画满姹紫嫣红 百花齐放


愿生命悠远  辽阔

愿祖国繁荣  富强

抗疫驰心赴战场

 

(一)

当2020刚刚升起第一缕曙光,

当迎新年度新春的爆竹即将燃放,

一片乌云猝不及防,

弥漫成了

遮天蔽日的魔障。

新冠病毒的幽灵,

掠荆楚,

虐汉江,

在华夏大地

肆意游荡。

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要担当。

党中央把战疫的号角吹响。

党旗引领,

民心所向,

白衣天使义无反顾,

率先奔赴了

抗击新冠疫情的主战场。


(二)

这是一场

没有硝烟的战争,

嗜血死神攻城略地,

冠状隐身愈发疯狂。

武汉危急!

湖北危急!

保卫湖北!

保卫武汉!

日照医护好儿女,

披战衣,

整行装,

大年初一踏征程,

三批勇士赴疆场。

不破楼兰终不还,

沧海横流

彰显英雄形象。

加油!加油!加油!

必胜!必胜!必胜!

市领导的动员,

声声铿锵有力量。


(三)

东方太阳城

五千年历史辉煌,

抗倭寇度饥荒,

从来没有弯脊梁。

在党中央决策指挥下,

太阳神的后裔

再把抗疫战旗扬,

高奏一曲

总体战、阻击战的

雄壮交响。

满载浮来春酒精的补给车

星夜兼程达武昌;

尧王酒业的消毒液

送到了汉阳方舱的病床;

三奇口罩防护服,

那是疆场上勇士们

决战的盾牌盔甲,

那是角斗场上勇士们

决胜的安全保障。

日照山河灵秀,

大地普照阳光。

阴霾终将在阳光下遁去,

魑魅魍魉已然无处躲藏。


(四)

这是一次

突如其来的全民大考,

吸引着

全世界的目光。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社会制度

彰显无穷力量。

中国作业

已被世卫组织认定抗疫良方。

照抄中国作业

还需道路同向。

自信,成功已成定局,

自信,全胜就在前方。 

致敬奉献,山河无恙

新营小学 田一童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坚强,于是乎,在假装坚强中,就真的越来越坚强。

——题记

2020年,对于14亿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一年,因为一场新冠状病毒的侵袭。俗话说:“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疫情之下,我们感动着他们的感动。全国的医护人员从四面八方赶到战场,无数的逆行者涌向湖北,无数双援助的手伸向武汉,争分夺秒,刻不容缓。这些逆行者的魅力如沉在河底的历史愈久愈煜煜生辉。

山重水复疑无路

“封城!”一声令下,武汉毅然关闭离城通道。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将目光投向这座有一千多万人口,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城市——湖北武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一星损落,暗淡不了黑夜星空灿烂;一灯熄灭,推翻不到城市光的海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群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夜以继日奋斗在一线。——火神山,一座与时间、生命赛跑的“神山”。人们总说中国是基建狂魔,分明是,几百辆战车,认证了中国速度,他们专心致志的盯着前方,他们身上溅满了泥土,但他们不管不顾,不怕脏累。他们唯一的心愿就是尽自己所能帮助国家,朴实的行动,感受到他们对祖国的无私奉献。

岂日无衣,与子同裳

在我们这个美丽的国家,每一次灾难面前,总会有一群“逆行者”。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挂帅研究疫情,他早已白发苍苍,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在钟南山的哽咽声里,我们看到了恐慌,也读出了一位老人的担当与忧患。人们说,最坚强的三座山——钟南山、火神山、雷神山,是啊,他才是人们心中最坚强的靠山!还有73岁的李兰娟院士不顾危险前往武汉,74岁的曾光院士甚至累到在采访中睡着……他们本是安享晚年的老人,却依然站在了第一线。

全国无数医务人员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夜以继日地战斗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放弃休假,割舍亲情,在请战书上按下一个个鲜红的指印!口罩、防护服、护目镜,遮挡了他们的面孔,却挡不住他们的奉献所给予的这份安全感。他们离开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放弃了与父母团聚的机会,口中只有一句话:“救治病人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愿意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无数“逆行者”的心声以及对祖国的无私奉献。往日华丽舒适的衣服,换上了笨重的防护服,这是天使的装扮;往日每天一张的面膜,换上了创可贴,这是天使的印记。因为有他们,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坚守;因为有他们,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担当;因为有他们,我们拥有了生命的安全无伤。岁月静好,都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在疫情期间还发生过这样的一则新闻,西湖镇的一位环卫工人,来到警察局门口,放下了一个小纸袋后就匆匆离去。那个小纸袋里放着一万多元钱,还有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为武汉抗疫情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经过查找视频,最终我们知道了老人是村里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他和他的老伴都是环卫工人,而捐的一万多块钱是他们攒了好几年的钱。这无不体现出中国人的道德,中华魂的魅力!

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你我肩并肩,共同抗击,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就没有翻不过的山,过不去的坎。我相信,在无数英雄的共同努力下,疫情能早日得到控制。致敬最美“逆行者”,百毒不侵,平安归来!盼疫情如烟散去,还武汉一个樱花烂漫,还中国一个无恙山河。春天只会迟到,但哪个春天它会缺席?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致逆行者

日照市第三实验小学  李长城  范凤玲


我们正在度过一个特别漫长的寒假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宅在家里的耐心考验

逆行的你们
却行走在冠状疫情的危险前沿
虽然没有刀枪和利剑
你们却在用生命守护着生命

在这守望相助的每一天
在这众志成城的武汉城

在这全国人民同心的战疫里
你们正用坚如磐石的双肩
践行着不屈的誓言
救死扶伤是医者的担当
疫情之下是使命的召唤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

在这防控疫情的最前线
你们逆行的背影

你们执着的目光

坚如磐石,重如泰山
你们用爱心把温暖传递
用生命把信心点燃
无论是驰援千里的志愿

还是毅然决然的坚守

你们用热血
筑起爱的防线
你们是长城上
最坚固的砖石
为了让人们能自由的呼吸
为了让亲朋好友能亲密的言谈

你们用最博大的爱
构筑起人们心中最信任的防线

也许无人能喊出你们的姓名
但我们知道
你们本和我们一样普通与平凡
当冠状疫情的危险和使命到来时
你们毫不犹豫地张开了
在巨浪中翻滚的风帆
你们勇敢屹立在

与疫情拼杀的第一道战壕

在逆行的路上
你们没有回头
尽管身后有爱人和孩子的声声呼唤

你们知道武汉需要你们

祖国需要你们

面对病人期盼又无助的目光
你们穿上隔离服戴上护目镜走进隔离病房

那是世界上最坚毅的背影
那是人世间最美的笑容

你们用爱的阳光照亮了疫区人们的心灵

驱散了冠状病毒的阴霾

尽管形势依旧严峻

但我们无所畏惧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

唯有安心在家停课不停学

为明天能成为你们一样的人而努力

此刻,请允许我向逆行的你们致敬
送上我最真诚的祝愿
在这个注定不平凡的2020

我为你们朗诵这样一首诗歌

诉说我们的敬意和祝愿
因为有你们
我们有着必胜的信念
因为有你们
这必将是
祖国人民永远难忘的2020年!

走向春天

董丹丹 

因为一场疫情的滋扰,2020年的这个春天,让我们刻骨铭心。

昔日的觥筹交错,如今已是门房紧缩;摩肩接踵的东夷小镇,也已空空荡荡;就连热热闹闹的菜市场,也安静地出奇。疫情下的日照,是你我没见过的样子。

但是,总有一群人,勇往直前;总有一个瞬间,让我们泪流满面。

面对疫情,众多白衣战士,毅然前行。2月9日,日照市第三批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我们的张惠书记和出征的医护人员一起 “喊号子”:“加油,加油,加油!”“必胜,必胜,必胜!” 喊完之后她双手合十,叮嘱他们“健健康康的去,健健康康的回。”那一刻,我们所有人的心情是一样的。

面对疫情,基层工作人员,坚守一线。带上口罩、党徽和红袖标,化身小区保安,向每一位进出小区者深情叩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他们当中有还在哺乳期的妈妈,有已经20多天没抱过孩子的爸爸,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也是一些人的父母和子女,却把万家灯火留在身后,站在了防疫的最前沿。

面对疫情,爱心企业居民,送来温暖。有捐赠酒精、84、口罩等防疫紧缺物资的的市区包联单位,有把2000束红玫瑰慰问献给一线人员的知名企业,有为隔离群众提供蔬菜粮油的农贸市场,还有免费发放口罩洗手液的 “皓雲琦”香膳房……越来越多的温暖和善良,汇聚成爱的海洋,化作无往不胜的信心和力量!

我们看到的不是空城,而是众志成城!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接二连三传来——有确诊患者已经治愈回家,越来越多的密切接触者解除隔离,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值守,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捐资捐物,越来越多的居民默契配合……

当心与心相牵,当爱与爱相连,所有的眼泪都会浩瀚幸福,所有的故事都能装订成册。在我窄窄小屋里,国庆时发的那面五星红旗依然很鲜红,一点没褪色,还挂在门边。每天上班前,下班后都能看到,让我醒目,让我感慨,更让我自信!

翘首东方,春风习习,且送瘟神,丹书石壁。 让相连的心告诉季节,我们要抵达的是更为强壮更为强大的山川与大地,那是风雨过后最美的春天!我们正走向春天,江水和天空都开始镶花添边……

最美夫妻档:别样的战“疫”情怀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   郭丽萍

 

疫情当前,医者不退,警察不退。在开发区公安分局战“疫”一线,就有这样特殊的家庭,有的是“双警家庭”、有的是“警医家庭”,他们携手并肩,毅然奔赴疫情防控一线,用双份的坚守筑牢人民群众的安全防线,他们不仅是最美的逆行者,还是最美的战“疫”夫妻档。

有一种相守,是一起并肩作战

他叫孙福祥,男,44 岁,中共党员,北京路派出所所长;她叫任慧立,女,44岁,坪岚分局民警。北京路派出所辖区面积较广,人员流动性大,作为北京路派出所的所长,孙福祥平时的工作量就很大,加班加点工作是家常便饭。面对疫情,他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吃苦在前,冲锋在前,带领全所民警奋战在一线。从随访人员的核查、到密切接触者的排查与隔离,从辖区内流动人员核查到重点区域、重点单位的检查巡逻,从对辖区企业的疫情防控走访检查督导到对不理解、不配合防疫检查的人员的劝导教育,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始终坚守在一线。而他的妻子任慧立也是疫情防控一线的一名民警,从腊月二十九至今,他们一家四口还没有吃过一次团圆饭。说起放寒假在家的女儿和儿子,夫妻俩充满了愧疚,上中学的女儿不仅自己独立学习还承担起了做家长的任务,对年仅两周岁的弟弟照顾的细致入微。孙福祥说,作为一名人民警察,穿上这身警服,头顶这枚警徽,就要扛的起这份责任与担当。他们说:“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一份力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有一种牵挂,是深夜里的一句“一切安好”

她叫王芳,女,35岁,中共党员,宣传科科长。他叫崔满宝,男,36岁,中共党员,山东省鲁南监狱医院副院长。今年春节,夫妻二人本想着各自值完班,利用剩余的假期能在家里好好陪陪孩子。年初二晚,王芳接到单位通知全体归队防控疫情,与此同时,也接到正在单位值班的丈夫崔满宝的电话:“已报名参加监狱封闭值班,晚上抽空回家拿点换洗的衣服”。就这样在本应全家团圆的春节,他们却都各自奔赴防控疫情的“战场”。至今,他们已经25天没能见面,3岁女儿最常问王芳的话就是:“妈妈,你想爸爸吗?我好想爸爸!”由于监狱狱内工作规定平常的联系也变成一种奢侈,他们只能在一天忙碌的工作后,通过“家属通”电话互问一声安好。他们说:“加油,我们一起,守城,守家……”

有一种约定,是分头签订的请战书

他叫刘本文,男,30岁,中共党员,中心渔港边派出所民警;她叫高乃蕾,女,31岁,日照市人民医院全科医生。面对疫情,夫妻二人毫不犹豫地把年幼的孩子交给父母,分头签订了防控疫情工作请战书,迅速投身到战“疫”一线。

刘本文深入辖区企业、村居进行随访摸排进行走访见面核查,积极到各村居以及中心渔港码头设置的检查点进行巡逻防控执勤,对辖区流动人口管控中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妻子高乃蕾作为医护人员平时上班就隔三差五的值夜班,疫情爆发以来更加忙碌,近在咫尺,两个人却已经大半个月没有见过面了,和孩子也只能是通过视频嘘寒问暖。他们说:“愿坚守的尽头,是久别重逢的紧紧相拥!”

有一种理解,是懂你的初心和使命

他叫林森,38岁,中共党员,刑侦大队民警;她叫厉亚萍,33岁,中共党员,山海天分局民警。这个春节,他们为了同一个目标,各自坚守岗位。谈及妻子,林森一直觉得非常愧疚,因为妻子和他一样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线,不同的是妻子除了工作还要承担照顾整个家庭的重担。做个好警察不容易,维持好一个“双警家庭”更是难上加难。作为“双警家庭”的他们会有牺牲,有取舍,有委屈,但是无论逆与顺,泪与笑,历经岁月的洗礼,终究初心不改;面对疫情,他们责任在肩,使命在前,一如既往地冲锋在前,时刻准备着!

有一种浪漫,是每天都穿情侣装

她叫郭丽萍,女,37岁,中共党员,指挥中心民警;他叫卢佳,37岁,中共党员,五莲公安局民警。他们的工作单位一个在开发区,一个在五莲县,两地相隔一百多里,分居两地聚少离多,结婚近十年,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状态。由于公安工作的性质,越是举家团圆的日子越是忙碌,能全家团聚过节的日子屈指可数。而这个特殊的春节,卢佳从除夕至今坚守战“疫”一线,家里两个孩子轮番感冒发烧,都照顾不上,郭丽萍刚做完手术不久,身体还没完全康复,就要挑起重担,白天与同事一起加班加点地工作,晚上回家还需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他们说:“身着这身警服,就要守好这份责任,守住疫线,才能守住万家团圆!”

有一种力量,是隔屏相望的那声“加油”

他叫蔺兴,男,38岁,中共党员,开发区边防大队民警;她叫牟进梅,女,37岁,日照市人民医院护士。疫情就是命令,大年初一,妻子牟进梅接到返回工作岗位的紧急通知后,蔺兴也接到了同样的命令。夫妻二人只能把7岁的儿子托付给双方父母照顾,各自走上了战“疫”一线。7岁的儿子已经整整24天没有见过爸爸妈妈了,每天懂事地通过手机视频为爸爸妈妈加油打气。他们说:“希望彼此能保护好自己,共同坚持到取得胜利,让更多的家庭团圆、平安,共同迎接春暖花开的时刻!”

有一种守护,是不同的战场同一份心愿

她叫秦颖,女,27岁,中共党员,北京路派出所民警;他叫陈修辉,男,27岁,中共党员,岚山分局碑廓派出所民警。疫情袭来,全体民警、辅警紧急返岗,夫妻俩将年幼的孩子送回老家后迅速回到工作岗位。作为北京路派出所户籍室民警,秦颖在疫情期间一直坚守岗位为群众办理业务,宣传防疫知识。本着“疫情期间能延期办理的业务一律延期办理”的原则,为长期生活在江苏省趁过年回家迁户口的王某和急需办理军人身份证的张某预约时间,积极帮忙协调办理户籍业务。还要面对不理解疫情期间延期办理业务的群众,苦口婆心的解释和劝说,电话此起彼伏,反倒比平时的工作量还要大。丈夫陈修辉作为派出所民警,深入社区村居,走街串巷开展随访工作。他们说:“我们虽然分别守在战“疫”的前线和后方,但是都想用各自的方式守护同一份平安!”

他们是平凡家庭里的儿女、丈夫、妻子、父母,他们还是白衣天使和人民警察;他们闻令而动、挺身而出,他们负重逆行、忘我奉献,他们不惧风雨,坚守一线,他们连续奋战、无怨无悔。而他们只是众多战“疫”家庭的一个缩影,特殊的职业,特殊的搭档,身在不同战场,心存共同信念,携手逆行,并肩作战,演绎着“小情大爱”,守护着万家平安,他们有着共同的心愿:万物更新,旧疾当愈,山河无恙,世人皆安!

 

编辑:刘源成
审核:孙翔宇
统筹:许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