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7专题 >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 建言献策
我要投稿

亲山近水共享绿色福祉

发布时间:2018-07-12 15:35:45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嘉宾相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福祉贡献智慧和力量,共谋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路径。

  建设森林城市

  中国是世界上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大力发展城市森林和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化进程中提升居民福祉、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

  7月6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森林城市·绿色共享”专题论坛发布了《全国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2025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到2025年将建成300个国家森林城市。

  我国目前已有国家森林城市138个,到2020年将基本形成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森林城市发展格局。森林城市建设以改善城乡生态面貌、增进居民生态福祉为主要目标。

  “要始终把森林作为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围绕增强居民对森林城市建设的获得感,建设遍及城乡的生态服务设施,方便公众进入森林、享用森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彭有冬介绍。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徐松明说,深圳创新绿地系统规划思路,以生态绿色廊道串联各个公园和街头绿地,新增立体绿化66万平方米,为广大市民提供重要的绿色福利空间。

  “贵阳作为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通过建设环城林带等生态工程推动扩绿,建成了总面积13.6万亩和132万亩的第一、二环城林带,又以提升主要通道森林景观为突破口,实施贵阳市环城绿化建设等项目,全力构建‘百山千园’生态体系。”贵阳市副市长钟汰甬表示。

  发展绿色林业

  盛夏时节,江西省定南县龙塘镇胜前村油茶种植基地,1500多亩高产油茶树长势喜人,昔日荒山变成“绿色银行”。

  乡村因产业活跃,产业因绿色崛起。“林业产业最大优势是生态优势,最大潜力是市场潜力,最大特点是丰富多彩。”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封加平说,2017年我国继续保持世界林产品生产、贸易、消费第一大国地位。我国山区贫困人口纯收入的20%左右来自林业,重点地区这一比例超过50%,林业产业已成为许多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相融合,首先是保护生产环境,把生态环境保护好;其次要挖掘文化教育功能;还应充分开发农业林业的休闲旅游功能。”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孔祥智指出。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改司巡视员刘家顺说,在发展林业产业的过程中,要注重完善“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林业电子商务,让优质特色林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调动社会参与

  6日上午,“多彩贵州公园省”图片展开展,全方位展现贵州生态建设成就和优美自然风光。站在生态英雄吴庆贤照片前,贵州财经大学学生陈文俊说:“吴庆贤几十年如一日为荒山秃岭披绿装,我深受感动,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是环保践行者,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就是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浙江湖州培育生态产业的同时注重创新生态文化,成立了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和中国生态文明研究院;贵州贵阳乌当区着力推动大生态与大健康、大数据、大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安徽旌德县深入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构建绿色GDP综合统计考核“一本账”……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美丽中国建设如火如荼。

  “不仅要在社会生活中让人们树立绿色生活方式的观念,而且要在经济领域将生态环境纳入微观经济的成本效益核算以及宏观经济的统计核算体系,让绿水青山转变成可计量、可考核的金山银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丰昌指出,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体制机制日渐完善,我国“绿色银行”功能日益强大。

  “建设生态文明,要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加强环境保护相关学科和学位点建设,在高校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把美丽中国建设贯穿到教育的各个层次,激发学生去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社区、美丽家庭。”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表示。(记者 李慧 吕慎)

 (光明日报)

编辑: 万德方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