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德润港城 善行日照 > 道德模范
我要投稿

丁立钦:1966年的全国劳模

发布时间:2014-07-11 10:30:00
 
 


    本报记者 王帅/文 冷炳豪/摄
   6月17日,细雨纷飞,记者来到了国际海洋城右所村,见到了今年78周岁的丁立钦和他的老伴。
   现在老两口住在儿子家中,生活平静。
   早些年丁立钦身体不大好,如今身体略显单薄,为了抵挡雨天低温带来的寒气,他披着一件较厚的外套。
   丁立钦拿出了一个有些年岁的黑皮包,包里是一些对他来说弥足珍贵的东西——扫除文盲的奖章、获得全国劳模时参加会议的代表名单、会议剪报、照片……他有些遗憾地告诉记者,有些徽章、照片之类的纪念物在一些动荡的时期丢失了。
   他给记者展示了自己保存了48年的《全国农村群众科学实验运动经验交流会议代表名单》,上面有一栏写着“丁立钦……日照县右所大队”。
   那是1966年,丁立钦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参加了这个经验交流会议。
村子里的扫盲教师
   1954年,18岁的丁立钦在日照一中读初一,当时,他的心中一直有个理想:参军。
   当时有规定,学生不能参军,为了实现理想,丁立钦毅然选择了退学,参加义务兵!
   这年冬天,丁立钦满怀期望准备报名1955年的义务兵时,却意外被告知独子不能参军。丁立钦有三个姐姐,但没有亲兄弟,他只得再次与理想擦肩而过。
   当时,恰逢全国上下掀起学习徐建春高年级小学毕业参加农业的热潮,丁立钦也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要向徐建春学习,扎根农村、投身农业。
   按照组织安排,丁立钦回到了老家右所村,在本村开始扫盲活动,任扫盲教师。
   凭着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丁立钦带领全村文盲开始了学习。那时候识字的人很少,大家对知识十分渴求,下到幼童,上到九十多岁的老人,都是年仅18岁的丁立钦的“学生”。
   但当时并没有教材,怎么办?丁立钦自己发明了一套教学方法,由难而易,从人名和地名开始教。
   村民们知道自己的名字怎么写了、认识“右所村”了,对扫盲的热情也更高涨了。丁立钦又教了他们“麦子穇子稻子”等作物名,“铁耙挠钩扬场锨”等农具名。
   后来,丁立钦又摸索出了一套“新文字识字法”,通过同音字相连、分析字形等方法,变难为易,更有利于学习。
   扫盲是项集体运动,有着纪律性。“农闲时期,我们每天学习半天;农忙时,就利用中午和晚上的时间来学习。”教学时,丁立钦找块黑陶或瓦片当黑板,用石笔在上面写字,村民就用石板和石笔学着写。晚上点着煤油灯来教,丁立钦的脸上经常被熏得乌黑。
   村民们识字越来越多,也渐渐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在扫除文盲的过程中,丁立钦自己也有了收获,他在扫盲三个月时转成了民办教师,后来于1955年10月11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成为党员的丁立钦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扫盲工作中,他获得了“扫除文盲奖状”,成为日照县扫盲工作积极分子,获得了全省扫除文盲奖章。1956年,他获得了共青团中央扫除文盲奖章,丁立钦把它视为至高无上的荣誉之一保存至今。
   1958年9月,丁立钦不再担任扫盲职务,他服从组织安排,成为了一名文工团团长。
   作为“海生人民公社文工团”的团长,丁立钦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带领团员,自编自演,宣传党的政策方针路线。1960年春,丁立钦获得了文化宣传劳模,之后,他又是排节目,又继续扫盲、教授文化课,不断奉献着自己。
农田里的全国劳模
   1963年冬,丁立钦又“改行”了,这次,他根据安排成为农业技术队的队长、技术员,在50亩试验基地中研究作物。
   丁立钦告诉记者,当时的任务主要是进行品种试验、拿高产。当时有个口号:“过黄河”“过长江”。
   “过黄河”,是指作物的亩产过500斤,“过长江”是指亩产过800斤。而1960年,右所村作物亩产甚至不过百。
   品种试验对象是四大作物:小麦、玉米、水稻和地瓜,当时粮食发展也以这四种作物为主。对于出身农村的丁立钦来说,这些作物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但他之前从事的是教育及文化事业,对专业的农业技术接触并不多。他找来了资料,一点点学习,请来县农业局的同志,虚心请教,然后跑到农田里亲自实践。没多久,他也成了一名真正的专业技术人员。
   当时的技术队有30多个人,白天一起搞品种试验,晚上丁立钦就教他们技术。“当时试验的小麦有80多个品种,水稻有100多个品种,我们选择了最好的来种植。”
   在此过程中,肥料试验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肥料并不罕见:土杂肥、碳氨肥、硫氨肥、氮磷钾肥……但每种作物什么时候施基肥、追肥,就得需要科学的方法了。经过不断探索,丁立钦带领技术队研究出了一套施肥方法,在最佳时期施最少的肥料,能保证作物增产。当时,这种方法在全县范围内得到推广,至今,右所村水稻生长过程中施肥都传承了当时的做法。
   在搞研究的过程中,病虫害袭来,技术队也承担起植保的任务。
   植保就是防治病虫害。当时对作物危害最大的是稻纵卷叶螟,这种螟蛾能够对稻叶进行破坏,继而造成水稻减产。
   防治卷叶螟,要从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开始,这就需要去稻田里捉螟蛾。白天要忙研究,丁立钦果断下决心:和队员们晚上去捉螟蛾!
   经过观察,雌性螟蛾落到稻叶上时腹部贴着稻叶,而雄性螟蛾落下时尾尖翘起。捉拿螟蛾以雌性为主,为了多捉一些做研究,丁立钦和队员们自制了纱网,整夜在稻田里忙碌。
   捉足了螟蛾,丁立钦把它们养了起来,让它们在盆栽的水稻上产卵、孵化,在此过程中,丁立钦和技术队员们进行了详尽的记录。“虫卵刚开始是白色的,后来慢慢变黄、发黑,最后孵化出虫,由于温度不同,孵化的时间是不同的。产下虫卵后,24小时就会有变化,72至96小时就会孵化。”
   拿着亲自记录研究得来的数据,丁立钦来到了农田里,研究喷农药治螟蛾的方法。
   “蛾子多的时候不能打药,过个一两天再去地里观察,看到蛾子少的时候再打,因为这时候成蛾产卵之后死亡了,只用少量农药就能杀灭虫卵。”
   丁立钦还带领技术队研究出了稻麦两作的耕种方法,并沿用至今。
   凭借着品种试验、肥料试验、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成功研究,试验田里的作物增产迅速,很快就“过黄河”“过长江”了。
   不久,稻麦两作中稻子亩产过了800斤,麦子亩产过了600斤,共亩产1400斤,远远超出了预期目标。
   1965年,水稻单产超过1000斤,小麦超过800斤,瓜干超过1200斤,玉米超过800斤,这些都是县委农业局、地委水稻试验站的技术人员实打实测出来的数据。看着粮食高产,丁立钦心里也乐开了花。
   两三年间技术队就出了可喜的成绩,丁立钦功不可没。县委农业局把他的事迹材料进行了上报,经过逐级审批,他最终获得了1966年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
   当年,他参加了在华东地区举办的全国农村群众科学实验运动经验交流会议。作为当时日照县的唯一代表,丁立钦在福州市见到了许多同行,大家在一起交流经验、畅谈人生,那是老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深刻记忆。 黄海晨刊
编辑:胡颖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