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寻梦日照
我要投稿

袁兆春:法学的境界

法学的境界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08-12 06:33:20

农家娃踏进法学门

  临沭县,地处山东省东南部鲁苏交界处,隶属于临沂市,因临沭河而得名。位于临沭县县城东北部20公里处的玉山镇,为两省(山东省、江苏省)三县(临沭、赣榆、莒南)交界之地,历史悠久。这里不仅是孔子相鲁会齐侯的故址,而且也是传说朱元璋起身发家之地,至今在这里都流传着众多关于朱元璋的传奇故事。
  出生、成长在临沭县玉山镇苏坊前村的袁兆春,从小耳听目染这些传说、故事,对家乡和朱元璋的种种关联耳熟能详。
  “传说幼年的朱元璋在父母病饿而亡后,随姐姐一路讨饭从安徽凤阳来到蒙山东首,投奔生活在玉山的舅舅家。由于家境贫寒,朱元璋就给我们旁边村的一个景姓地主家放牛,有一年,朱元璋和小伙伴们在附近的大墩子山(后来改成明子山,取意大明天子)上放牛,将一块大石头指作龙椅,大家轮流上去坐,结果只有朱元璋能稳稳当当地坐在上面。后来就是大家熟知的朱元璋杀了地主家的牛,然后参加起义军最后当上了皇帝。”
  至今,这座传说中的朱元璋“龙椅”,也就是那块天然的大石头,以及龙椅边上的“官帽”,后面的太妃石,仍然保存在玉山镇的山上,在当地被称为“朱洪武金銮殿”,与朱元璋称帝后回来种下的一株柏树,共同成为朱元璋从起家到称帝的见证。
  袁兆春出生于1962年,整个童年和少年时期都在故乡充满着传奇历史色彩的山水之间度过,读书、上学在此时从未成为懵懂时期袁兆春的主业。“我开蒙是比较晚的,这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有一定关系,当然也有可能是我比较笨,直到文革结束后教育改革,我才算是比较正规的开始读书、上学。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二十一二岁左右毕业,而我二十一岁才开始读大学,毕业时都已经二十五了。”
  1983年,袁兆春通过高考,考取了曲阜师范大学政治系,出生于农家的孩子成为大学生,这是袁兆春以前从来不曾想过的。“我们这一代人,都非常感谢文革后的这种教育改革,它使众多像我一样的农家孩子能够有机会成为真正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甚至像我还能成为老师,这是我小时候在乡间所不敢想的。”
  也许,更令袁兆春想不到的是,自打选择了法律专业,自己不仅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更从硕士、博士,一步步在法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越走越高。


编辑:张珊
审核:
统筹:袁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