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 新闻
我要投稿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筑牢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之基

发布时间:2018-12-24 08:37:04

——2018 日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纪实(上)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侯庆萍
  12月15日,第六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发布《2018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及“2018年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日照榜上有名,位列第48位。
  民生是“考场”,群众是“考官”,市委、市政府用实际行动来答卷。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民生小事当大事来抓,恪守为民情怀,织密扎牢覆盖‘人的一生’民生保障网。”市委书记齐家滨用深情的话语道出了市委、市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关切。
  一年来,日照牢固树立民生优先的发展思想,从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入手,让解民生“难点”成为撬动社会进步的“支点”,用实实在在的“大保障”,筑牢304万日照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之基。

  精准施策筑牢最温暖的民生底色
  贫困是最大的民生“短板”。困难群众咋脱贫?
  兜底保障守牢脱贫“底线”。
  市委、市政府向“贫困”发起总攻,把“老、弱、病、残、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难中之难、坚中之坚,制定出台《日照市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建设五个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探索构建收入增长、健康保障等“五个长效机制”,形成综合性、差异化的贫困弱势群体帮扶救助体系,同步解决“脱贫”与“解困”两大难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不仅兜底“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的贫困人口,为千方百计保障各类人群的基本生活,日照创新政策、优化机制、投入资金———
  提高城乡低保和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开展市直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进行救助,全额资助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完善临时救助“救急难”机制;建立残疾人补贴、高龄津贴发放“六项制度”,落实困难家庭残疾人生活护理补贴、高龄津贴制度……
  民生实事,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老百姓的获得感检验着民生改善的含金量。
  一个不少让老弱妇孺共享发展成果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特殊困难群体谁来管?
  “社会福利和慈善救助扶弱济困。”
  一年来,日照着力打造大救助格局,让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弱有所扶、灾有所救———
  让老有所养不再是空话。积极推进敬老院“公办民营”改革,加快养老服务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通过改革,全市51处乡镇敬老院中,已有27处完成社会化改革,另有5处确定了托管方,8处初步拟定敬老院服务托管协议,11处正在推进中。各区县根据实际,对部分供养人数较少的敬老院进行了合并。
  面对近年来城市干旱、台风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受灾群众大多单纯依靠政府救助,政府灾后救助压力较大的现实,探索建立了以区县为主体,市财政补助,乡镇及基层部门共同参与的民生综合保险运作机制。
  让留守儿童拥有快乐童年。全面加强基层儿童福利工作队伍建设,在乡镇(街道)设立儿童保护专干,在村居(社区)设立儿童关爱联络员,明确工作职责,并进行实名制管理;积极开展孤儿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明天计划”等工作,扎实做好关爱保护工作。
  针对生活无着人员,积极开展救助管理工作。一方面,规范站外托养工作,开展流浪、乞讨人员站外托养机构摸底排查,分门别类制定整改方案。一方面,督促指导救助管理机构将全部滞留人员信息录入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并推送至全国救助寻亲网,同时报请公安机关采集DNA血样,实现两个“全覆盖”。
  一项项惠民政策接连出台,一笔笔民生支出相继落地,这些与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事好事,让百姓真切感受到日照改革发展的速度和温度。
  社会的温度,取决于“底线”的刻度。日照紧紧锚定“民生坐标”,各种社会保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城镇到农村,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给人以信心与向上的力量,激励着群众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阔步前行!

编辑: 万德方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