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清晨,刚出小区门的东小洼村村民惊呆了,一晚上功夫,小区沿街门前就“长出”2000平方米的崭新路面。
“从前天一直干到今早七点钟。”山海天建设局负责这项任务的工作人员王琪称,“奇迹”的背后是付出——— 10天攻克90项创城任务。
前段时间,通过自查,山海天拉出15条道路164项问题清单,并全部整改完成。近期,针对门前三包、基础设施、交通秩序等,该区又排查出雨篦子、建筑围挡破损,绿化带缺失,停车位不规范等90项问题,全部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分解到具体负责单位,倒排工期,逐一销号。
目前,90项标号问题只剩主干道、门前三包区域范围内沿街商铺3900平方米破损路面,以及1500平方米破损道板的修复工作。东小洼社区的沿街路面就是其中面积最大的一处。
“时间紧,任务重,既需要资金,又需要人力。”为攻克这个老大难,山海天从区市政、园林等部门抽调人员,分成10个工作组,同时开始修复工作。
当日,记者看到,文德社区的沿街路面是高承载压印艺术混凝土地面,这种地面比起传统地面,面层施工与底层施工是一个整体,施工周期短,承载力强,使用寿命长久,并且非常美观。
借助数字化监管手段,对每个问题不仅有描述,销号后还要有完成结果照片。基于此,山海天建设局每日一一巡查各标号问题进度和完成状况。
不仅有速度,更有监督和回访,山海天各级部门单位用责任感和意志力,完成一项项任务,跑出创城“加速度”。
(记者 刘玮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