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前推送预习课件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实现师生积极互动,边远学校的学生能轻松把名师“请”到身边,还可以为学生推送个性化的试卷和家庭作业,以实现“因材施教”……
如今在山海天,“信息化”的潮流正在学校、教师、学生之间风起云涌:
——7所中小学全部实现校园网络“校校通”,教学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云数据计算中心、12xue平台、中联资源平台,电子阅览系统、书法教学系统、高清录播系统、微课制作系统等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全部标准化配齐;
——“云·智人人通课堂”“多师互动课堂”、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师、学校、区”三级教学学习资源库等教学手段日益丰富;
……
颠覆传统教学方式,整个山海天的教育正热切地拥抱信息技术,为教育插上均衡发展、快速腾飞的翅膀。
澡信息化课堂精准高效
“1个周角的度数相当于4个平角的度数。A正确,B错误。”
1月4日,山海天实验小学四年级三班正在上数学复习课。对着屏幕上的一个个问题,全体学生摁下手中小小的答题器,答案及全班的正确率随即出现在屏幕上。
“这是‘云·智人人通课堂’中有关‘12xue’系统的运用。”数学老师秦翠云介绍说。
依靠这套系统,过去老师布置一道题目可能只有一个同学有机会上黑板解答,现在全班40个同学可以同时把答案写出来并提交,老师在第一时间就能拿到全班同学的作业结果,然后可以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分别讲解。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学生的作业也能实现“因材施教”。系统根据学生听课答题情况,可以为每一个学生定制作业,老师完全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推送个性化的习题。
“应用这套系统后明显感觉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比以前好了很多。” 秦老师认为,信息化教学让学生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老师成为一个引导者和主持人,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秦翠云告诉记者,“12xue”系统已经运行两年,从试点情况来看,个性化的教学更加精准,教学效果非常好。教师可以更加精准地知道学生的掌握情况,而且课堂上每个人得到提问的机会是均等的,排除了主观性,使教育更加均衡。
澡互动式教学让更多人受益
1月4日,山海天青岛路中学的录播教室里,正在上生物课。老师没有固定在讲台上,而是深入到学生间,随时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天花板上,几十个收音器均匀地分布悬挂。教室前后皆有4个摄像头,会随着教师的移动自动跟踪捕捉镜头。
随着讲课的内容进度,大屏幕适时出现相关知识点的课件、视频等,将该堂课程知识生动鲜活地展现。
而与此同时,该堂录播课在山海天任何一所中小学的教室里,可以同步观看,甚至参与其中。
“这是我们山海天打造‘云·智课堂’中‘互动课堂’部分内容展示。”山海天教育局副局长马先艳介绍。
互动式课堂,借助学校的高清录播教室、简易录播教室,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使教师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达到课堂上多师、多生即时互动交流,推动现代化课堂的构建。教师角色由一堂课的“主播”变成“主持”;课堂变成开放性的课堂,“师”不再局限于这一个任课老师,可以是另一个学校的名师、另一个班级的学生或者本班的学生,等等,真正将课堂还给孩子们。
目前,山海天已经举行了12节“多师课堂研讨课”,观摩老师达100多人次,整体提高了一线教师业务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性、有效性。
澡个性化资源库助教育腾飞
在山海天实验小学的微课录播室,记者看到,一个个小小的隔音房,里边各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台“微课宝”。教师们就在这里给学生录制微课视频。
“我们也购买教学资源平台,但有时候买来的内容不太符合我们当地的需要,于是我们就自己制作,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马先艳本身还兼任青岛路中学物理老师,教着两个毕业班。“有时下了课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难的问题,我就会录一段微课,或画图或列式讲解发给学生,效果不错。”
在山海天,每个学校建立一个微课制作室,各学科分知识点,全区老师共同参与创建符合教学实际、适合全区孩子发展的微课资源。将所有的微课资源进行整合归类共同存放于网络空间中,全区老师、学生、家长根据需要能即时共享资源。
不只是微课,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空间,所有课件、微课等资源共享,形成教师、学校、区三级教学学习资源库。
有了这个资源库,教师备课时可以快速根据自己的学科、章节、知识点等检索到自己需求的资源,进行整合应用,大大提高备课效率和质量;周末、假期、特殊恶劣天气等情况下,学生可根据老师的要求与指导,有效检索到需要的微课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家长也可根据孩子近期学情数据分析,随时从平台中下载资源,帮助孩子查漏补缺。
“以前上课像喝白开水,现在上课像喝果汁,生动有趣。”提起信息化教学,青岛路中学的学生们兴奋地说。
截至目前,山海天参与“云•智课堂”实验班级共52个,全区400多名老师全部参与实践。举行研讨课30余节,组织观摩研讨会20余次;“云•智人人通”课堂,被省教育厅选送在青岛举办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创新产品与应用成果展,全省仅有6家,全市唯此一家。
(记者 刘玮玮 张文豪 通讯员 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