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时新闻
我要投稿

“舌尖上的民生工程”不能沦为摆设

发布时间:2018-01-31 08:42:00

  在长春的许多超市和农贸市场中,都有利用先进的信息、检测手段,保障消费者“买得明白、吃得放心”的肉菜追溯查询终端,以及食品药品便民服务站。然而,记者近日在长春部分超市和农贸市场采访发现,一些食品安全措施并没有起到作用,部分查询机器也因种种原因沦为摆设。 (据《工人日报》)
  食品安全事关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因此,商务部、财政部于2010年10月启动了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的建设。通过这个追溯体系,可实现肉菜“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以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然而这项原本惠民便民的民生工程在一些地方却沦为摆设,导致一些具有安全隐患的肉菜仍有可能爬上老百姓的餐桌,威胁公众健康。
  这种“摆设工程”也是不可小觑的“浪费工程”,浪费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之投入的巨额专项资金。据报道,仅在长春市,在肉菜流通追溯体系上,国家就投入了3437万元资金,长春市配套了3437万元资金,目前已建成317个节点,包括123家农贸市场和72家超市。当肉菜追溯查询终端沦为摆设,就是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这样的浪费,全国加起来恐怕是一个可怕的数据。
  “舌尖上的民生工程”缘何无法真正惠及民生?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部门宣传不够。不少消费者不知摆放于农贸市场和超市里的这个“先进玩意儿”为何物,更不知如何操作,甚至不知购买肉菜后需要索要小票,才能在这个终端上查询肉菜来源。这就导致很多肉菜追溯查询机使用频率不高,于是管理者干脆不联网甚至不开机、不管理、不维护,小商小贩也就干脆不提供购物小票了。所以,加大宣传科普力度是必须补上的功课。
  另一重要原因是,市场管理者包括相关部门,对肉菜追溯查询系统本身就“叶公好龙”,因为终端机器配备给他们后,会增加其管理运营维护成本,如要安排专人负责开关机、商品信息录入、帮消费者检测农药残留指标等,甚至需为消费者主持公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他们就只重建设而轻管理与服务。要让追溯系统不流于形式,相关部门必须强化巡查督导,畅通举报机制,严肃追究运行不力者的责任。(何勇海

编辑:李正秀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