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 > 本报社评
我要投稿

“问政”之前早行动

发布时间:2019-06-24 07:44:04

主流日照讯  我市以“电视问政”的形式,对领导干部、相关职能部门“无视”“怠慢”民生问题,懒政、怠政行为进行公开曝光、“现场”监督,让相关领导如坐针毡、芒刺在背。有的单位在问政后“连夜”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任务,“第一时间”对曝光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可以说,通过“电视问政”,切实“问”出了效能,“问”出了作风。
  但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些很明显的问题需要“问政”后才解决?为什么有的问题群众多次反映,有些部门上推下卸“踢皮球”;有的问题相关单位、有关领导很清楚,却“揣着明白装糊涂”;有的对群众的合理诉求置若罔闻、充耳不闻,或闻而不问、“知”而不“治”?
  “群众利益无小事”“把群众的心上事作为我们的上心事”……说起“群众”来,很多领导干部都是情满胸、意满怀,但为什么具体到实际行动中有的干部就“慢三拍”,甚至直接没有“拍”?有的重承诺轻落实,言而无信、言行不一;有的用各种“理由”搪塞推脱。而一旦被“问政”或者“问责”,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不“问”不整改,不“责”不纠正,反映的是个别职能部门、部分领导干部依旧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说明“四风”问题具有极强的顽固性、反复性,证明“作风建设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纠治“四风”必须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必须做到高压不减。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挺纪在前,强化监督,对无视群众利益和诉求的行为坚决问责。
  抓落实,就要走在前、主动抓。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群众意识、百姓情怀,把解难题、办实事提到“前面”,把工作做在前头,做到“问前”早行动,“闻后”早落实,争取工作主动性。如此,才是真正察民情、顺民意,才能树好我们党的形象,立起政府威信。

(日照报业全媒体通讯员 昌昊)

编辑:郑君瑶
审核:孙翔宇
统筹:许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