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我要投稿

逾百个跨越清代及民国月饼印模亮相

发布时间:2009-10-04 09:27:00

文、图/记者黄丹彤 通讯员邹旭恩

栩栩如生的锦鲤图案,寓意吉祥的立体龟形,还有象征“福气到”的蝙蝠图案……逾百个跨越清代民国的中秋饼印模具(如图)令人眼界大开爱不释手。这些雕工精细的饼印模具除了传统的木制材料外,还有罕见的瓷制、铁制材料。昨天,广州“老西关”收藏爱好者邹永生在广州花都“故乡里”岭南民俗博物馆展示了他的中秋饼印模具收藏,让人仿佛闻到了数百年前古人制作的中秋月饼的香味。

雕工精细起“模范”作用

“旧时广州人过中秋,自制月饼几乎是家家户户一个不可缺少的节目,月饼模印自然成了必备的制作工具。”邹永生向记者介绍了他对月饼模印的研究。“这些纹理已然斑驳的木质模具传承着上千年的中秋文化。在那精致细美的花纹图案里,分明雕刻着人们世代的企盼和祈福。”

“从清代民国留下来的月饼模具可以发现,古人制作月饼很讲究,模印的题材丰富,包括人物、动物和花卉图案,还配以文字。”

上世纪中是饼印黄金时代

“如今,月饼模具在成为一种日渐罕见的精美收藏品,同时又成为广州千年中秋文化的传承与见证。”根据邹永生的回忆,清代广州许多工艺品制作销售都集中在今天的人民南路、大新路、象牙街和天成路一带,当年每家必备的饼印铺非常兴旺。很长一段时间木雕饼模生意红火代代相传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木饼模还是黄金时代,其中中秋月饼模具销量最大;还包括老婆饼、盲公饼、杏仁饼、鸡仔饼、炒米饼等形状各异、规格不一的造型。

上世纪80年代手工木饼印制作迅速衰落,到上世纪90年代,饼模印雕刻制作淡出广州人视野。如今在古玩市场上,即便出高价也难寻觅到一块雕工精细的清代月饼印模具。

编辑: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