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新目标 新战略 新作为 > 动态新闻
我要投稿

纵论实施“五大战略”之五

“开放活市”———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中共日照市委宣传部理论课题组

发布时间:2017-02-04 10:43:30

  统稿:郭长海 生安政 执笔:费 强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我国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断取得发展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就我市而言,对外开放是潜力和后劲所在,是激发我市外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是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实行对外开放,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只有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有关开放发展的要求,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丰富了新内涵、提出了新要求。前段时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明确指出,要有重点地推动对外开放,推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双向开放,赢得国内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
  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深刻变化,创新引领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国内外经济形势转换更加复杂。尤其是最新通讯技术的运用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变革,使各种交往手段越来越现代化,国际经济生活的时空大大缩短,使国际交往互惠更加便利;资源、劳力、技术、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普遍纳入经济生活国际化的洪流之中,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的社会化、国际化、一体化普遍要求各国打开国门,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同时,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发展处于转型期和换挡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通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来促进国内体制改革,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再造一个“开放红利期”。站在改革开放新的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必须要统筹开放型经济顶层设计,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使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

  实施“开放活市”战略是建设新日照的必然选择 

  我市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日照区位优势明显,综合交通体系发达,产业基础完备,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在全国和山东省发展大格局中占有重要位置。日照港是我国沿海少有的天然深水良港,年吞吐量居全国沿海港口第8位、世界第11位。日照机场2015年12月通航,已开通国内16个重点城市航线,正争取开通到韩国、日本和台湾地区航线。青日连铁路将于2017年与济青高铁相接,鲁南高铁将于2019年与京沪高铁相连。依托港口和海岸线优势,我市以钢铁及配套产业、汽车及零部件、石化储运加工、浆纸印刷包装、粮油食品加工为主,培育了特色鲜明、初具规模的临港产业体系,形成了钢铁1200万吨、汽车75万辆、发动机100万台、自动变速箱100万台、石化1450万吨、浆纸218万吨、粮油加工850万吨的临港主导产业产能,为“开放活市”战略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市有外贸外经外资工作的良好基础。近些年来全市年度进出口额连年攀升,外贸龙头企业队伍持续壮大,全市有进出口实绩企业千余家。其中,过千万美元的企业151家,过亿美元的25家。日照钢铁集团、派沃泰自动变速箱(山东)有限公司、晨曦集团3家企业进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额的40.2%。外贸结构持续优化,贸易逆差不断缩小,商品出口结构优化。全市货物进口与货物出口比例由6.25:1优化为2.68:1,全市机电产品出口10.5亿美元,占比重提高至25.4%。“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4.7亿美元,正在运营的外资企业314家。其中,总投资过千万美元的项目130个。来我市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共计37个,现代汽车、华润集团、泰森食品等18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我市。占地9.8平方公里的中韩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已初步形成发动机、变速箱、汽车模具、车桥四个产业链条,园内规模以上韩国投资企业36家,投资总额42亿美元,实现年产值260亿元。“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对外投资5.8亿美元,外派劳务6000余人次,年均分别增长30%和10%。日照兴业进出口墨西哥铁矿开采、昌华集团加拿大油田开发、浮来春集团柬埔寨工业园等一批境外投资项目成为全市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典范。尤其是岚桥集团并购澳大利亚西部能源、租赁达尔文港项目实施以来,全市抢抓中澳自贸协定签署实施这一政策机遇,率先启动了中澳(日照)产业园申报创建工作,掀起了对澳大利亚经贸合作新篇章。同时,岚桥集团又与澳大利亚北领地达成协议,开发建设澳中(达尔文)产业园,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
  分析现状对照问题,我市加快推进对外开放十分迫切。在货物贸易方面,突出问题是进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铁矿石、大豆进口额占全市进口的三分之一、进出口的五分之一强,这种结构易受市场变化影响,抗风险能力弱。由于贸易融资风险等因素综合加压,全市进出口实绩企业数量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在服务贸易方面,存在机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全市服务贸易总体处于发展初期,运输、加工等低附加值服务占比超过60%,金融、文化、工程承包等贸易项目屈指可数。其中,技术出口备案的企业仅山东领信1家,文化出口产品以抽纱刺绣工艺品、蚕丝机织品、工艺玩具为主,缺少创新型的现代文化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弱。在利用外资方面,突出表现为外资来源地不广、项目储备不足、在建项目进展不快。全市利用外资项目几乎全部来自韩国、新加坡和香港,占比达到99.8%;今年以来,全市合同外资过千万美元的仅1个,华润煤码头、LNG清洁能源、东方燃气等大项目推进周期较长;同时,受市场环境、投资计划等因素影响,森博高档生活用纸项目、泰森食品熟食车间等建设项目进展缓慢。

  实施“开放活市”战略加快对外开放经济转型升级 

  实施“开放活市”战略,就是要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市外即外”,以“突破园区、聚力招引”为总抓手,推动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互促进、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统筹发展、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提升,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不断提升全市对外开放水平。
  增创外贸竞争新优势。围绕骨干外贸企业、重点出口商品、主要目标市场,组织实施“境外市场开拓计划”,推动尽可能多的企业参加重点境内外展会,落实好出口信保、参展补助等政策,鼓励更多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利用国际标准倒逼机制提升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支持生产型外贸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体系认证和专利注册。推进东港纺织抽纱、莒县塑料制品、东港五金建材等外贸基地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农用车、摩托车等出口基地。加快省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支持美天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外国语学院实训基地、中大体育公共海外仓等省级外贸新业态主体建设,推动我市外贸新业态项目与一达通、淘境通等知名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对接,鼓励经营主体、品牌和人才队伍的培育引进,推广“产业集群+品牌产品+电商平台+海外仓”四位一体模式,尽快形成有利于跨境电商发展的产业链和生态圈。引导跨境电商企业发展F2B、F2C等交易模式,在推广中大体育海外仓建设的同时,鼓励五莲石材、五征集团、伏旺家俱、泛海工业等企业建设海外仓。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突出信息技术、金融、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借助争创国家级高新区的有利时机,完善高新区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日照文化创意和服务外包产业园功能,强化领信科技、在天软件等4家企业龙头作用,带动全市服务贸易发展。
  加大对外招商力度。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改进引资理念和方式,实现由粗放式招商引资向专业化的投资促进转变,由单一引资向引资和引智、引技并举转变,由依靠优惠政策向加强公共服务和改善营商环境转变,进一步发挥利用外资在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引领科技创新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推动作用。深化对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和香港、台湾“四国两地”经贸合作,继续组织参加香港山东周、台湾周等活动,特别是围绕推动中澳“双边经贸园区”合作开展专题推介。加快推进澳洲畜产品加工、日照碧波旅行社与澳洲北方旅游公司合作,以及日职、山外与达尔文大学交流合作等项目,进一步推动日照与北领地在人文教育、旅游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交流。
  推动企业安全高效“走出去”。按照深耕周边、提升澳洲、突出“一带一路”总体布局,搞好国际产能合作,在沿线国家建立基地、创建园区、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并购优质资产、知名品牌和国际营销网络。引导企业开展境外营销网络建设,扩大销售渠道。重点抓好岚桥集团海外项目、凌云海糖业新西兰农业开发项目、富邦马来西亚铁矿开采等项目,带动我市优势产能“走出去”。打通境外资金、技术、回流渠道,支持企业将境外获取的高端资源要素和项目用于国内产业发展,以走出去带动引进来。
  夯实对外开放基础平台。加强顶层设计和发展规划,主动对接青烟威、临沂、潍坊、连云港等周边城市,在规划衔接、产业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领域,建立广泛的城市合作伙伴关系。依托瓦日铁路、鲁南高铁等大通道,扩大与河南、山西、陕西等中西部经济板块的开放合作。发挥“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优势,加强与欧美、韩日、澳大利亚、中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推进产业对接、经贸往来、人文交流。着力打造“四大载体”。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加快日照机场扩建和空港口岸开放,积极争取把岚桥集团达尔文产业园建设成为全省首家国家级在澳经贸合作区,全力推进申建日照综合保税区,特别是注重在制度建设、政府管理、服务集成等领域开展创新,实现对外开放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的“三流合一”,加快形成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优良营商环境,推动外向型经济再上新台阶。

编辑:李正秀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