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新目标 新战略 新作为 > 动态新闻
我要投稿

莒县的科技动力与时代魅力

发布时间:2016-09-29 08:46:18

  2015 年4 月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5 月,沭东新区获批省级绿色生态示范区,2016 年4 月被选入省级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试点———
  记者 刘江雪 通讯员 王学英
  莒县是一个古老的城市,既有着人口密集、设施周全的老城又有风姿绰约、时尚靓丽的新城区。在这个面积不到2000平方千米、110多万人口的城市,是什么,让诸多试点、示范一而再再而三地花落此地?
  莒县是典型的老城区与新城区结合的悠久历史文化名城,与众多中小城市具有的相类似的城市结构特点;古城新颜,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探索新路径,使城市在原有基础上焕发出科技动力和时代魅力,全面提升城市载体服务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城市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统一,视觉效果与内在功能相协调,力争亮出宜居、宜业,绿色生态的城市名片。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海绵城市的建设水准,将直接影响一座城市的经济生活基础。
  4月份,省级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试点的申报成功,为莒县带来了共计3468万元的专项资金。
  为此,莒县专门成立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本着“保护优先、生态为本、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的原则,编制《莒县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和《莒县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统筹结合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各类地下管线、道路交通等专项规划情况,同时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排水防涝规划、水系景观规划等有关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融入海绵城市理念,逐步实施“海绵化”改造,重点解决城市内涝、黑臭水体、雨污合流等问题。
  目前,涉及该试点的振东大道地下综合管廊工程、5项海绵城市试点项目建设正在全面推进,在推进过程中,政府和社会资本PPP模式等各类创新投资模式,也得以推。
  自2015年4月成功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以来,莒县在创建任务书上庄严承诺:建设任务包括“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七大应用”,其中“一个中心”是指数据中心,“两个平台”是指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产业服务平台,“七大应用”是指市民卡系统、智慧城管、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文化旅游、智慧交通,建设周期5年,总投资1.76亿元。
  按照计划,今年,莒县智慧城市一期建设工程启动,主要包括数据中心、公共基础数据库、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市民卡系统、智慧城管、智慧公安等。其中,智慧城管1—3期建设项目,已于去年12月通过省住建厅验收。
  同时,莒县县政府就智慧城市建设PPP投融资模式与上海龙元建设集团深入洽谈,在智慧城市基础平台建设方面增加了“天网工程”和“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建设项目。
  与前两个试点想比,获批绿色生态示范区更类似于一种未来生产生活的象征。步入新区细细钻研,才能发现,这个注满生态与自然的“绿”字,是更深层地嵌在了新区建设的层层瓦砾和道道水系之间。
  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市政、绿色交通、绿色人文五个方面编制了《沭东新区绿色生态专项规划》,并制定《莒县沭东新区绿色生态指标体系》紧紧管理着沭东新区的开发与建设。
  本着生态互融的原则,新区已编制完成了沭东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水系连通规划、绿地专项规划等,构建了“六区、五轴、三带、两园、多节点”的规划结构,形成了居住、商贸、综合服务、科教文卫、体育运动、旅游度假和文化遗产七大功能区,建成“六纵十一横”17条道路71公里。绿色建筑、绿色能源、水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处置、绿色生态景观、绿色交通、绿色人文在此各居其位,交互辉映,成为莒县提升城乡发展质量和效益,拉动节能环保建材、新能源应用和节能服务咨询等相关产业发展,推进“生态莒县”建设的重要一极。

编辑:穆盛娟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