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立伟 通讯员 王滔
记者:市长齐家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您能不能分享一下对这份报告的体会?
滕厚军:《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总结了2017年政府工作,集中展现本届政府各项事业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明确了2018年工作思路、预期目标、具体措施和重点工作,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描绘了宏伟蓝图。报告全文高屋建瓴、生动朴实,极具指导性,是一份提振信心、鼓舞人心的好报告。作为公路行业来讲,下一步重点工作,是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在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基础上,迅速掀起学习市两会精神的新高潮,认真抓好《政府工作报告》的学习宣传贯彻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的落实,努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美丽富饶、生态宜居、充满活力的新日照,作出公路人应有的贡献。
记者:作为政协委员,请您谈一下全市公路事业的发展对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哪些贡献?
滕厚军:过去的2017年,是日照公路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公路系统全力推进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奋力拼搏、创新发展,着力完善路网结构、提升路面等级、提高通达能力,实施完成公路项目投资达45.5亿元,投资规模较2016年增长44%,是全市公路建设史上投资和建设规模最大的一年。机场高速于12月26日竣工通车,实现投资4.4亿元;潍日高速目前已完成投资26亿元,完成总投资的70%,计划2018年10月建成通车;岚罗高速已于12月27日正式开工建设;206国道改建、222省道北段改建主体工程己完成,分别完成投资12.3亿元、15.2亿元,具备通车条件;204国道日照绕城、313省道莒县绕城改建工程分别完成投资7亿元、3.5亿元,均计划2018年建成通车。
截至2017年底,全市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达到了689.36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49.23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540.166公里。全市一级以上公路里程达251.7公里,占国省道总里程的36.5%。路网整体结构显著优化,路况等级和通达深度显著提高,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道干线公路为依托,干支相连、布局科学的干线公路网络,全面提升发展境界和服务水平。
记者:听了您的介绍,倍感振奋倍受鼓舞,《政府工作报告》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全面深化改革作了重要部署,请您介绍一下全市公路系统的改革发展情况好吗?
滕厚军:改革是推动事业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2017年5月份,市公路局顺利实施了养护体制改革,实现了管养分离,明确了养护权责,公路养护由计划管理向市场化管理、合同化管理迈出了一大步。在改革过程中,市公路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积极协调、周密组织,积极顺应改革形势,及时转换角色、当好“管家”,一方面鼎力支持新成立公司的业务开展,另一方面强化监管职能,修订完善管理制度、工作规程、考核标准、奖惩措施等管理办法100余项,经过积极协调运作,大大提升了公路养护技术和服务水平。
报告指出,“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公路养护体制的改革,加快了专业化养护步伐,取得初步成效。在公路的转型发展过程中,改革与创新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法宝,2018年,市公路局“智慧公路”建设全面启动,依托云计算和大数据,我们将加快推进“智慧工程”、“智慧出行”、“智慧养护”、“智慧路政”、“智慧办公”建设,打造省市直通、左右互联、便捷高效智能化平台,全面提升公路建设、养护、管理、服务水平。
记者:报告在精准脱贫、集疏运体系、林水会战等方面多次提到公路重点项目,那么2018年全市公路工作是如何规划的呢?
滕厚军: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公路发展形势正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全市“一、三、五”总体发展思路,准确把握公路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不断提高服务管理能力、改革创新能力、依法治路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使公路事业更好服务于全市经济发展大局。
加大交通扶贫力度,线路规划积极向莒北莲西等区域性扶贫地区倾斜,其中342国道日凤线、225省道莒阿线改建工程等项目己上报省交通运输厅,申请列入“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着力完善路网布局,优化等级结构,加快推进潍日、岚罗高速,204国道、313省道绕城改建等重点工程项目的推进力度,尽快形成布局合理、分配适度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2018年计划新开工220省道日照疏港路西延、314省道改建等项目,并争取313省道烟墩岭至莒县段的拓宽改造,预计总投资超过80亿元。大力实施林水会战,以204国道环城线、222省道等关键路段为重点,确定绿化设计主题,与沿线自然景观协调统一,不断提升公路绿化档次,建成生态廊道。打造以畅通、服务、生态、文化、智慧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