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约了几个朋友共进晚餐,酒酣耳热之际大家畅聊了起来,彼此交流着最近的工作、生活近况。在一番推心置腹的畅谈之后,大家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突然间一位仁兄略带哽咽的腔调响起:“我已经两个多月没跟我父母联系了,总感觉……”
不知道是因为喝得有点多,还是此仁兄的话击中了我心里最“柔软”的那一部分,他后面说的话我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当时思绪在刹那间游移,往事如电影般在脑海里闪现,父母那苍老的面庞和瘦削的身形,让我心里一阵阵的酸楚,也让我再一次作出深刻的反思。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存环境中,传统“孝”文化在有些人的观念中逐渐被淡化淡忘。更多时候,我们下功夫去学习知识技能,因为发展需要;花大把精力去工作,因为要养家糊口;花很多时间在亲朋好友身上,因为要维护好圈子……在这些事情上,我们毫不吝啬,也的确吝啬不得。
然而,当我们在书中看到百里负米、恣蚊饱血这样的故事时,可曾抽空给父母送去一份关怀?当我们在外奔忙,听到“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样的说辞时,可曾及时向父母报个平安?当我们的朋友圈稳定和谐时,可曾想起守着老房子盼儿孙归的年迈父母?……这样的时刻,我们是否也做得慷慨而理直气壮、无微不至呢?
世界上最不能等的事情就是尽孝,“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健在的时候,何不多花些时间精力尽孝心呢?父母需要的并不多,有能力保障父母丰富的物质生活固然好,没条件多嘘寒问暖关怀抚慰,让父母身心愉悦又何尝不是尽孝呢。不要把父母遗忘在熟悉的角落里,不要把父母抛给岁月的长河,更不要拿父母花钱让我们学来的东西,来嘲笑父母的落后、无知和老弱。慈乌尚且反哺,而况人乎?
每个人都想尽孝心,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能够安度晚年,自己也能少留遗憾。既然有心,那么请不要只是想想,请花些时间和精力陪伴他们,因为他们曾经最好的岁月是陪伴你一同度过的。
“都说养儿为防老,可山高水远他乡留……”唱词简短,却道尽为人父母的辛酸。年少不知父母恩,身为父母后,才体会到父母之恩山高海阔,才意识到养育恩情此生难偿。如果不能够回报父母更多,至少,别再数落父亲的平庸,他或许为了这个家放弃了曾经怀揣的梦想;别再嫌弃母亲的唠叨,她曾把温柔贤良都奉献给了这个家。不要让父母说话的时候还小心翼翼,不要让父母看脸色,不要让父母再忍受我们的坏脾气。
忙只是托词,也没有那么多的“以后”等你实现。给父母多打个电话吧,哪怕只是听他们唠叨几句;常回家看看吧,明年父母会变得更老了;如果“我爱你们”说不出口,那就给个拥抱吧,或许这胜过千言万语……
来源:微信公众号“东行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