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 > 日照故事
我要投稿

范志海:学问以致用

发布时间:2016-03-22 10:57:25

  特派记者 汉群
  范志海,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奉贤区民政局副局长。1971年出生于日照三庄镇范家楼村。1995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吉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硕士、博士。2002年起在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上海市禁毒基金项目各一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项目两项,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著作两部。上海社科院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奉贤区第三届、第四届政协委员,民盟上海市委社会发展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法学会禁毒法研究会理事。2013年挂任上海奉贤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2014年正式调任上海奉贤区民政局副局长。
  大学时就读于政治系,研究生则学的是哲学专业。进入大学工作,却是在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任教,主要研究社会工作行政、戒毒社会工作及非营利组织管理。如今又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切身参与到社会行政管理的实践中,用范志海自己的话说:
  “自己好像一直在不断‘转型’,但好在从未离开过社会科学领域,无论是政治学理论、哲学理论,还是社会学理论,都是自己进行各项工作的专业支撑。现在走上政府行政管理岗位,希望凭借自己的社会学等专业知识背景,实现学以致用。”
求学:走出农家门
  1971年,范志海出生于日照三庄镇范家楼村,这是一个大村庄,村里有小学、初中。范志海和周围的小伙伴们,一边在村里上着学,放学后帮着家里干力所能及的农活,挖野菜、下地割麦子、收玉米等,简单而愉快地度过了年少的时光。
  1988年,范志海虚岁已经十八岁了,在农村就算是成年了。这年夏天,青葱岁月中的范志海,面临着自己人生中第一个攸关命运的难关———从初中毕业考日照师范,他没有考上,接下来必须破釜沉舟,上高中、考大学。
  “那个年代,相对而言,中专比高中更吃香,因为中专包分配,毕业后你就可以有个不错的工作,像工人、教师。而高中三年毕业,你还要接着考大学,否则很难一下找到什么好工作,有好的发展。我上学是比较晚的,家里当时就希望我考上中专,先就业。”
  “因为中专比高中吃香,所以当时的考试是中专先考,我们学校我记得有七八个同学去考,结果都没考上,我跟本村几个同学没有多想就到离家最近的三庄镇上的日照二中继续读书。”
  “我的小学、初中过得都比较轻松,高中却很艰苦。考中专失败给了我一个警醒,读高中则意味着要想有一条好的出路,就必须考上大学。所以打从进入高中起,我就给自己定下了考大学的目标。我们高中的同学也都很知道刻苦学习,那时候的宿舍是大通铺,晚上还限电,我们就点上煤油灯看书,早晨起来,都是一个起来互相叫,督促着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1年高考,范志海终于顺利考上了临沂师专。“虽然只是个大专院校,但当时就意味着自己可以走出农家门了,所以村里人就说吃地瓜的终于吃上大馒头了。”
  进入临沂师专,范志海选择了政治系。“自己理工科一直不好,考中专时就是理工科拖后腿。进入高中就选了文科,上大学选择政治系也是因为和自己的兴趣比较吻合。”
  在临沂师专两年后,范志海又选择了“专升本”,考入了当时的聊城师范学院。“既然从老家考出来了,就要尽力向上走、往前走。”靠着这样的信念,1995年,范志海又考取了吉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1998年又在该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家里是全力支持我一直读下去的,父母都希望孩子争气、有出息。我的家庭是‘一工一农’,我母亲务农,我父亲是一名转业军人,他自己读书不多,但对孩子读书非常支持,他曾说,砸锅卖铁也要供应我上学。这句话给我印象深刻,也可以说一直激励我前行!上临沂师专,那时候学校还没有收学费,我记得到学校报到的时候只交了360块钱,而且每年还有补助,所以家里困难不大。但1993年考上聊城师范学院就要交学费,家里经济就有些紧张了。1995年我父亲不幸得了脑血栓,当时我正在准备研究生入学复试,家里就瞒着一直没告诉我,直到我复试结束后才告诉我。家人就这样默默地支持我在外求学!现在想来仍然感到动容!”
  2002年,范志海从吉林大学顺利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昔日的农家孩子已经成为一名学问精深的专业人才。
转型:新的刺激与探索
  1991年,范志海进入临沂师专政治系,后来又专升本转入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而在1995年考研时,范志海却选择了吉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的哲学专业。虽然都属于社科理论的范畴,政治学研究的是社会运行等相对现实的问题,而哲学则是思考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等形而上问题的高深学问,两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而随着学习研究的深入,范志海越发体会到哲学、政治学乃至社会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同样隶属于社科专业,同样都是对人类行为以及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不同的只是‘形而上’与‘形而下’、抽象与具体的差别。哲学思维与哲学理论研究反而能为具体的社会、政治问题研究提供更深更广的理论思维向度。”
  硕士、博士,在吉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范志海度过了充实的七年时光,边读原著、边聆听哲人教诲,边做研究、边反思自身的内心世界。
  2002年,范志海来到华东理工大学应聘,没想到,在这里,他又一次迎来了专业上的转型。
  “从出生起到求学,自己都一直是在北方,所以找工作的时候就想到南方来,而且自己也曾来过上海,很喜欢这个城市的开放包容。当时正好我一个学长在华东理工大学的社会工作系,我本来是想应聘到人文学院的,结果和我那个学长遇到了社工系的系主任,了解了一些我的情况后,系主任就跟我说要不你来我们社工系吧,并很快办理了入职手续,阴差阳错,自己就这么踏进了一个新的社会工作专业。”
  “当时的华东理工大学是在华东地区最早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说实话自己当时并不是很了解,只是觉得这个专业比较年轻,自己大学学的是政治学,研究生又读哲学,在这里可以将两者融合起来,并与具体的社会问题相联系,将理论研究落到实处,让自己去开拓新的领域。”
  就这样,范志海来到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任教,在新的专业领域里,不断主动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胜任教学到承担国家课题,从“象牙塔”到在社会服务机构担任实务督导,范志海喜欢上了这个充满着人文精神和实践精神的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因为其既与具体的社会服务与实践相联系,又与社会行政、社会立法与社会政策等宏观制度安排密切相关,尤其是注重人文精神与价值认同,比如助人自助、平等、尊重、接纳等,这些价值观与自己的性格和内心追求是比较吻合的。”
  不断转型,不断在新的专业领域中体验新的刺激,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十余年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也让范志海愈发体会到社会工作专业的魅力和实践品格,将学问经世致用,为范志海提供了另一个广阔平台。
实践:学问与应用
  初入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范志海主要从事经济社会学、社会工作行政的教学与研究,在深入认识到理论研究应与社会实践问题紧密结合后,范志海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一个自己从未涉足的实务领域———戒毒社会工作。
  “长期以来,禁吸戒毒都是一个法律领域内的问题,很少有人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去研究。”范志海从社会工作方法、社会行政与社会政策入手,较早在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开设了“戒毒社会工作”课程,并出版了《戒瘾社会工作》一书,相关论文也获得了2005年上海市禁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一等奖、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2007年以后,范志海又将研究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组织与社会管理领域,并且这一次,他不仅成为了研究者,更成为了实践者。
  “社会政策需要学术的支撑,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必须落实到具体实践中。”2007年,范志海与同事一起创办了上海市首家以“社工师事务所”命名的专业社工机构,并担任首任总干事。2008年“5·12”地震后,范志海积极参加了“上海社工灾后重建服务团”,在四川省都江堰市,积极协助当地群众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受到当地政府的充分肯定及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的表彰。“相对政府行政的强制性,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是一种软性力量,通过有效组织引导,可以更好地发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作用。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动员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关系的重建和修复,这应该是首次。上海这次持续半年多的社会工作参与灾后重建工作,可以说是政、社、学三者良性互动的成功范例,体现了当今社会治理的理念,也正因如此而获得了民政部的‘中华慈善奖’。”
  通过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实践,范志海越发体会到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在公共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强大作用,而上海这个开放的城市,也为这种实践提供了平台。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在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可以说走在全国的前列。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发育,政府越来越意识到,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单靠政府的行政力量,是无法提供精细化的管理和精准化的服务的,必须有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政府不要‘大包大揽’,有时候适当退后一步,很多社会问题通过民众自治的方式,通过社会组织的软性力量就可以有效化解,需要的只是鼓励民众创新自治载体、培育发展更多着眼社区服务的社会组织。这也契合当前‘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行政改革的大方向,政府职能要到位不越位,将能够由社会承担的职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交由社会承担,这本身也是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过程。”
  2013年,在奉贤推进“区校联动”过程中,范志海挂任上海奉贤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2014年,又正式调任奉贤区民政局副局长。“上海非常好的一点是政府与学界、社会有着很好的互动,政府在推动制度、政策和实践创新过程中,需要大学学者在学理上提供智力支持,这为学术参与社会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实践平台。这种良性的互动,对从事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研究尤为重要。”
  “政府适当退后一步、社会靠前一步,这是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发展的必然,因为城市归根到底还是市民的,只有真正组织、发展起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公共管理,城市才能发展成我们想要的城市。”在民政局社团行政管理的岗位上,范志海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着“三社互动”(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和“两工联动”(社工、义工)的理念,他希望,将来有一天,社会与公共管理不再只是一门学问,而是社会上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的生动实践。

编辑: 万德方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