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 > 日照故事
我要投稿

八旬夫妻40载 携手斗病魔

发布时间:2016-03-07 09:00:35

 

 

  记者 陈为峰 摄影报道
  3月2日,莒县煤矿家属院,80岁的老煤矿工人白子臻坐在轮椅车上,在妻子刘世梅的陪伴下,在院子里遛弯,晒太阳。白子臻是上世纪70年代莒县煤矿查出的第一批矽肺病患者,在妻子刘世梅的护理下,夫妻俩携手斗病魔,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
  伺侯矽肺病人,除了在饮食方面注意调剂,居住环境很重要。在屋子里待久了,空气流通差,白子臻就会觉得胸闷,刘世梅就扶着丈夫出门呼吸新鲜空气。这些年,白子臻年龄大了,一走路就感到气喘吁吁,刘世梅就让孩子们买了轮椅,推着丈夫散步。冬天没法到户外,刘世梅就会给丈夫吸氧,减少他的痛苦。
  精神的折磨有时候比疾病的折磨更痛苦。上世纪80年代白子臻刚病退回到家中,远离了工友,情绪低沉,没有工作的刘世梅节衣缩食,先买了个收音机,条件好了又换成电视机,让丈夫及时了解外面的世界,调整心态。到如今白子臻还逢人就讲,没有妻子,就没有自己的今天。
  刘世梅没有上过一天学,丈夫服用的数十种西药和几十种中草药,她从没弄错过。几点吃什么药,哪天煎中草药,刘世梅想的一清二楚,但自己的事却时常出错,有时只穿了一只袜子就急匆匆去给丈夫抓药;有时把正吃的苹果扔进火炉里。
  就这样,这对年过八旬的老夫妻相濡以沫,与病魔抗争,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在社会上传为佳话。
  1956年腊月,白子臻和邻村大砚疃村同年、同月出生的姑娘刘世梅结婚,当时家境贫寒,结婚时只给了妻子5分钱硬币作为彩礼,回忆起往事,白子臻还充满愧疚。
  1957年8月,当时的兰官庄煤矿从附近村里招收临时工,要求“根正苗红”,于是,出身贫农,吃苦能干的白子臻成为首选,和100多名新工友一起,加入到了建设兰官庄煤矿的队伍中。当时是作为生产队派工,每天生产队记10分工分,煤矿每人每月发5元钱生活补贴。
  8月份一个天空晴朗的上午,在一阵鞭炮声中,白子臻在用白石灰画的兰官庄2号井方位的圆圈上,挥下了第一镐。
  兰家官庄2号井井桶是人工挖掘的,靠镐头刨,铁锹挖,深一点后打眼放炮,用简陋的滑轮把土石渣拉上地面,并反复重复着这个施工程序。施工了一段时间,磨车代替了滑轮,成了半现代化,劳动强度有所减轻。一年时间,一个深60米,直径4米的井桶完成了。
  当时挖煤的主要工具是镐头和铁锨,先用镐头刨煤,然后把刨下的煤块、煤面装到小腊条筐里,拉到隧道口,再装到大圆筐里,由井上的工人利用磨车拉上去。1年后,使用了风钻开采,运煤使用轨道,实现了电气化,大大提高了掘进速度。
  在井下干了15年,白子臻时常觉得心胸气闷,在煤矿组织的身体普查中,被诊断为矽肺病。在兰官庄煤矿疗养院疗养了1年,闲不住的白子臻要求回到第一线,领导们照顾他的身体,安排了一个向井下送午饭的轻快活。一段时间,煤炭丢失严重,领导又把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的白子臻派往堆场警卫,从此,丢失煤炭的事件逐渐减少。
  1982年,因身体原因,白文臻病退,回到距离矿区1.5公里的老家白家湖村休养,因为在家医疗条件差,2004年,矿上在家属院调出一个小院,安排老两口居住,安度晚年。

编辑: 万德方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