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时新闻

海上春耕忙!智能养殖平台打造中国“蓝色粮仓”,万吨海鲜这样养成→

来源:央视财经 发布时间:2025-04-25 08:16:03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我国坐拥1.8万多公里大陆海岸线、3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洋领土,发展海洋渔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随着天气持续回暖,海上春耕正如火如荼展开。

  福建连江县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闽江三角洲北翼,坐拥238公里绵长海岸线,天然港湾47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丰富的渔业资源。

  4月初,当地渔民正忙着从育苗基地转运大黄鱼苗投放到指定海域。

  这些被称为“岱衢族”的大黄鱼,是福建特有的大黄鱼品种,它的肉质细嫩,口感好,市场售价也相对高,但养殖起来也比较费工夫。网箱内养殖到一斤多,就可以转移到更大的养殖平台上。

  定海湾一号养殖平台,是一座集成了自动投苗、风力发电、4G基站、废水收集、鱼群活动高清监测等技术的深远海海鱼机械化养殖平台,仅需两三人就可养殖数以万计的深海黄鱼。

  连江不仅盛产大黄鱼,还是远近闻名的“鲍鱼之乡”。4月上旬,是春鲍收获的时节,也是投放新鲍鱼苗的关键期。

  今年养殖大户吴永寿要投放1亿粒左右的鲍鱼苗。让他大刀阔斧搞养殖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连江建起了一座总面积1200平方米的“钢铁小岛”:福鲍一号。这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深远海鲍鱼养殖平台。

  相比传统养殖,“福鲍一号”养殖平台配备了水质监测、自动增氧、远程数据传输系统等设备,可以节省60%的人工成本,实现了从“汗水渔业”向“智慧渔业”的转变。

  福建中新永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永寿:我们的养殖业一定是从最传统的模式,走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

  2024年,连江渔业产值超过300亿元,当地有近20万人从事水产养殖相关的工作。今年的鲍鱼投苗量预计能达到20多亿只。沿着海岸线一路往南,距离福建连江1200多公里的广东湛江,更是早已进入了海上春耕的黄金季。

  广东湛江三面临海,拥有2万多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和将近12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自古就是天然渔场,具有发展现代海洋牧场、打造“蓝色粮仓”的先天区位优势。

  近年来,湛江市不断向深海挺进,一个个大型智能深海养殖装备“拔海而起”。“恒燚一号”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据估算,6个养殖水体若全用于养殖金鲳鱼,年均产值规模达0.72亿元,若全用于养殖章红鱼,年均产值规模达1.35亿元。

  在广东湛江,海上智能化养殖矩阵正在加速形成。为了增强海洋科技创新实力,湛江市政府联合高等院校、龙头企业联合打造出湛江湾实验室,其重点研究领域涵盖深海装备、海洋牧场、海洋绿色能源、智能船舶和海洋大数据等方向。

  不久前,湛江湾实验室参与研制的“湛江湾一号”成功下水。这是全球首个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平台。能够在全海域漂浮游弋并进行深海养殖,具备年产2000吨名贵鱼类产能。

  广东省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 莫建军:我们2025年计划新增七个桁架平台,以及四百多个重力式深水网箱,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今年我们计划至少建设和申报两个省级渔港经济区,加快推进海洋牧场的建设 。

编辑:王倩倩
编审 :王宗敏
责编:刘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