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释放楼市政策优化信号,拟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年龄上限。自2024年以来,全国多地出台此类政策,通过延长贷款年龄上限释放改善型住房需求。据梳理,北京、重庆、哈尔滨、西安、昆明、青岛、江门、郑州等地已落地政策调整,将贷款到期年龄上限普遍延长至男性68岁、女性63岁,或法定退休年龄后5年,与国家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协同适配。
受访人士表示,此次公积金贷款年龄上限调整,通过放宽借款人年龄限制为延长贷款期限创造空间,在释放住房消费潜力的同时,对银行风险评估与防控机制形成新考验。银行需在政策红利释放与风险底线坚守间寻求平衡,既要落实支持合理住房需求的政策导向,也要筑牢高龄贷款业务的风控防线。
郑州、江门等地放宽公积金贷款年龄上限
近日,郑州释放楼市政策优化信号,拟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年龄上限。
4月23日,郑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的《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年龄上限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显示,延迟退休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时,贷款到期年龄上限调整为男性68岁、女性63岁,或延长至借款人法定退休年龄后5年,且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本次意见征集时间为2025年4月23日至5月6日。
该征求意见稿显示,为落实国家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更好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作用,根据相关部委精神,郑州拟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年龄上限。
“此次公积金政策调整,将进一步降低居民购房成本和月供压力,有助于促进购房需求的释放。”中指院河南公司总经理梁波涛向记者表示。
据了解,今年年初至今,昆明、青岛、江门等地也纷纷发文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借款人年龄上限。
据江门公积金消息,广东省江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修订了《江门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于2025年4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30年3月31日。其中,住房公积金贷款年限有所放宽,借款申请人的年龄加上贷款年限不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后5年。这意味着女性借款人最长可贷款至63岁,男性最长可贷款至68岁。
北京、重庆等城市年前已调整
事实上,之前已有北京、西安、昆明、青岛、哈尔滨等多个城市,调整了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年龄上限。
2024年12月31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调整公积金贷款借款人年龄上限,从最高不得超过65周岁调整为不得超过68周岁,与贷款期限有关的其他政策无变化。例如,借款申请人已婚,购买新建住房申请公积金贷款,其年龄为40岁,配偶年龄为45岁,申请人贷款最长期限为28年(68-40=28年,68-45=23年,按较长一方计算)。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借款期限可计算到借款申请人法定退休年龄后5年,原则上最高不超过68周岁,贷款期限最长为30年。自2025年1月1日起执行。
2024年11月28日,重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优化调整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的通知》,将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到期时间男性延长到68岁、女性延长到63岁,或延长到缴存人法定退休年龄后5年,最长贷款期限不超过30年。政策2025年1月1日起执行。
专家分析:政策调整与延迟退休政策呼应
综合来看,多地政策调整呈现三大特征:一是普遍将年龄上限延长至男性68岁、女性63岁;二是形成“法定退休年龄+5年”的双重约束机制;三是与国家延迟退休政策同步实施。
58同城、安居客郑州首席分析师王聪媛称,本轮公积金政策中,关于借款人年龄上限的调整,主要出于两点考虑。“一是有助于释放置换需求,随着社会整体人口结构出现调整,延长贷款年龄能够减轻购房者压力,有利于卖旧买新。二是与延迟退休政策呼应,可缓解高年龄用户购房压力。”王聪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有助于释放购房需求
麟评居住大数据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关荣雪对记者表示,本轮公积金贷款年龄上限调整的原因主要基于三方面:其一,随着国家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进,职工的退休年龄有所延长,公积金贷款政策的调整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变化,确保延迟退休职工能够享受到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保障;其二,延长贷款年龄上限,可以降低购房者的月供金额,减轻经济压力,从而有助于释放购房需求,进一步稳定房地产市场,增强市场信心;其三,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整体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延长贷款年龄上限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购房需求。
银行需强化风险防控
业内人士表示,多地放宽公积金贷款年龄上限是落实国家政策、提振住房消费的重要举措。但政策落地过程中,银行面临多重风险挑战,需在扩大业务规模与防范风险间寻求平衡。
关荣雪认为,对于银行来说,银行可能需要面对更长期限的贷款风险,包括利率风险、违约风险等。同时,高龄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稳定性相对较低,银行需更加细致地评估其信用风险和还款能力,以确保贷款的安全性。另外,银行应与公积金管理中心保持密切合作,及时了解政策动态,共同优化贷款流程和服务,提高效率。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