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多彩碁山:

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旅游胜地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5-27 16:17:19

  在日照莒县,有一个充满魅力的小镇——碁山镇。这里自然景观壮美秀丽,人文底蕴深厚悠长,青峰岭水库、净土寺、茅河、古寨天成以及景区化村庄褚家坡等景点,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莒北的土地上,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
  有一颗璀璨的水域明珠——青峰岭水库,它广袤数十公顷,风光旖旎,素有“青龙湖”的雅称,作为山东省第四大水库,承载着独特的魅力与厚重的功能。这座始建于1960年的水库,坐落于碁山镇驻地西南7.5公里处的沭河上游,总库容4.101亿立方米,兴利库容2.69亿立方米。四周丘陵环抱库区,蜿蜒曲折的河道勾勒出自然的柔美曲线,登上大坝,极目远眺,广阔水面波光粼粼,天水交融,一幅浑然天成的山水长卷在眼前缓缓铺展。风过处,万千金鳞跃动,恍若星河坠入人间,令人目眩神迷、心醉神驰。春日里,湖面澄澈如镜,天光云影共徘徊,灵动水光闪烁着生命的韵律;秋日时,漫天晚霞倾洒,将水天染成绚烂的锦缎,氤氲的暮色里流淌着诗意的浪漫。无论何时踏足此地,青峰岭水库总能以独特的风姿惊艳世人,四季更迭间,它始终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视觉盛宴,诉说着永不停歇的山水长歌。
  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便来到了隐匿于碁山南麓山坳中的净土寺遗址。这座古寺始建于唐太和年间,距今约1200年,明代时香火最为旺盛。虽然岁月流转,如今仅残存遗址及少量石碑,但它们依然默默诉说着当年的辉煌。寺内的两棵唐代银杏树,一雄一雌,像两位忠诚的守护者,历经千年风雨仍屹立不倒。树下的石碑,虽碑文大多难以辨认,但从残留字句中,仍能感受到寺庙曾经的重要地位。其中蟠龙赑屃碑尤为独特,碑帽上雕有两条蟠龙,蟠龙两爪捧圣旨处竟是“碁山净土寺”五字,暗示着此寺与皇家或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遥想当年,“山寺晚钟”作为莒州外八景之一,早晨击鼓、夜晚撞钟,独特的钟鼓之声在山间回荡,为寺庙增添了神秘色彩。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来,探寻历史的足迹,感受那份古朴与宁静。
  在镇驻地东1公里处,有一条河叫茅河,是碁山人民的母亲河,发源于莒县沂水交界的金华山南麓,纵贯全镇南北,隽秀雅丽,清澈可鉴。干流长24公里,流域面积76.76平方公里。据传,隋末唐初魏征在山东莒北一带招兵买马训练兵勇时,将魏征居住的村东边的河流,以魏征的名字命名为魏征川,川者,河流也。明初马氏到此村时,江村东边的河流魏征川改称华水。因水之源来自金华山,所以称之为华水。华水之名从明代沿用到民国之后,庄陔兰《重修莒志》载“华水一名魏征川”。1957年中共莒县峰山区委政府将华水改称茅埠河,简称茅河。
  深山藏古寨,林静鸟声鸣,位于镇驻地北7公里处,群山之中,古寨天成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这座始建于元代的古村落,在清代咸丰年间更名为天成寨,曾为防御捻军,名匠刘森将九座山头巧妙串联。古寨静卧于九顶莲花山怀抱之中,蜿蜒的城墙如龙蛇游走,穿梭于重峦叠嶂间,连接着九个山头。阳光洒在古老的城墙上,石头的纹路愈发清晰,那是历史留下的深刻印记,见证了朝代的更迭与岁月的变迁。踏入古寨,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一个被岁月遗忘的世外桃源。青石板巷、传统石屋,处处散发着古朴的气息。近年来,古寨进行了保护性开发,打造集精品民宿、传统美食、文化研学于一体的综合文旅项目。如今,古寨里的民宿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体验,他们在这里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深入了解古寨的历史文化。
  碁山镇驻地东北10公里处,大崮山北麓葱郁山林的怀抱中,隐匿着一座美丽的村落——褚家坡。此地享有“静美褚家坡,诗意杏花村”的盛赞,相传唐朝贤相褚遂良的后人因避政治祸乱,一路奔波寻觅,行至此处,被这里清幽秀美的山水风光、静谧安和的氛围所吸引,毅然选择在此落地生根,历经岁月流转,“褚家坡”之名代代相传,承载着悠久的家族记忆与独特的人文魅力。近年来,村落大力推进生态建设与特色乡村打造景区化村庄,如今村中树木繁茂成荫,百花争奇斗艳,整洁平坦的村道纵横交错,错落有序的民居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新图景。游客置身于此,不仅能参与采摘果蔬、体验农事耕作等传统农耕活动,深度感受田园生活的质朴与乐趣,还能享受村庄不断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在舒适便捷的环境中,尽情领略乡村旅游的独特韵味。
  碁山镇将这些自然与人文景观有机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通过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举办各类旅游文化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如今,碁山镇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周边地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不仅让游客领略到了自然与人文之美,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描绘出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陈德耀)

编辑:王丹斐
编审 :谢岩
责编:刘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