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卧龙山特色民宿的“破局三招”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5-27 08:47:10

  “住得舒适,吃得爽,这次出游体验超值。暑假还会来,孩子还惦记着没有去看‘蓝眼泪’呢。”近日,在山海天卧龙山街道张家台村熹遇海居民宿,来自泰安的游客李琳和民宿主理人孔伊娴挥手告别时,难掩对此次旅行的不舍与喜爱。

  李琳和朋友两个家庭8口人,“五一”假期期间入住熹遇海居民宿。开满鲜花的小院,秋千上嬉笑的孩子,散发着香气的烧烤……李琳感慨,旅程里温馨美好的一幕幕让她难以忘怀。“我们想吃海鲜,没时间去采购,老板亲自帮忙买回,还预约了做菜的阿姨。鳗鱼、皮皮虾、生蚝味道鲜美,价格也十分公道。”李琳说,这里的住宿环境非常契合她的期待,而服务更是超乎想象。在这里,她感受到了家的舒适与温暖。

  这个“五一”假期,孔伊娴经营的3个民宿院全部满房,收获了游客们的一致好评。其实,不只是孔伊娴的民宿,整个卧龙山街道的民宿都迎来了“一房难求”的火爆盛况。无论是沿海充满渔家风情的民宿,还是茶园里别具艺术气息的船屋,亦或是趣味十足的特色小院,都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卧龙山街道接待住宿游客15.53万人,同比增长57.1%。

  在当下全国文旅市场蓬勃发展,民宿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逐渐内卷的大环境下,卧龙山街道究竟凭借什么成功突围,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特色筑基:“一村一品”的差异化突围

  “破同质化之茧,才能绽民宿独特芳华。”卧龙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刘玉斌道破发展关键。

  街道以“一村一特色”为破题思路,在保留渔家烟火气的基础上,注入创新基因,让原本“千村一面”的民宿,变成了“各美其美”的特色旅居之所。

  该街道引入京沪专业团队,为沿海村落精心打造“特色妆容”。吴家台的“太平洋小巷”,以海浪的肌理勾勒出街巷的独特轮廓,漫步其中,仿佛能感受到大海的律动;李家台的“看海十二巷”,用艺术装置巧妙串联起各个观海视角。去年亮相的张家台“耕海牧渔”主题村、肥家庄缤纷街区,更是将渔家文化符号巧妙转化为可触摸、可体验的消费场景,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渔家文化的魅力。王家皂三村联合改造,开创了“民宿+夜经济”的创新模式。

  与此同时,卧龙山民宿的“版图”不断向庙山前、苏家等山区村延伸,全力打造“山海宿集”项目群,形成了“滨海观潮、山间听风”的立体住宿矩阵。今年以来,已新增精品民宿200家、主题民宿20家。

  在卧龙山,特色民宿正成为满足游客多元需求的“解题者”。里屋民宿依托2000亩农场,将厨房升级为有机食品体验站;海集滩西摩卡与逮逮民宿开辟宠物友好空间,让“毛孩子”也能同享滨海假期;宿说民宿深挖日照非遗文化,设计了大量关于日照元素的文创产品,将日照文化符号传递得更远。

  “这些‘民宿+’样本,既破解了‘住一晚就走’的消费痛点,更打通‘民宿引流—产业增收—文化传播’的价值链。”刘玉斌说道。如今,卧龙山每年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以上,精品民宿发展到1189家,成功争创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省级精品文旅名镇(乡村旅游重点镇)、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等众多荣誉称号。

业态赋能:全时全域的体验升级

  夜幕降临,璀璨的灯光下,乔家墩子旅游休闲街区化作一片欢乐的海洋,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宛如一曲热闹的市井“乐章”。蒸汽海鲜、鲅鱼卷煎饼的鲜香在夜空中飘散;海鲜烤串在炭火上滋滋冒油;文创摊位上,精致的贝壳手链在灯光下闪烁着光芒……90多家特色摊位点燃了城市的夜间活力,勾勒出一幅鲜活的人间烟火图。

  摊主徐磊的烤鱿鱼摊前人头攒动,他告诉记者:“今年游客量比往年翻了一倍还多,两个摊位从傍晚一直忙到凌晨。不少客人吃着烤串参与到网红表演互动中,很是热闹。”实际上,这里的夜间经济早已突破传统餐饮的边界。游客们既能沉浸式观看精彩演出,也能参与到非遗制作中,真正实现了“越夜越精彩”。

  在茶香氤氲的苏家村,第二届绿茶文化休闲旅游季正上演着另一番雅致趣味。清晨,游客化身采茶人,穿梭在翠绿茶垄间,体验指尖拾趣的快乐;午后,跟随非遗传承人学习古法制茶,感受匠人的精湛技艺。

  在众多游客中,来自陕西汉中的任健老两口堪称卧龙山的“铁杆粉丝”。自2009年起,他们每年都会跨越1400公里,奔赴这场“日照之约”。“这里就像一个宝藏盒子,每次来都有新发现。”像他们这样的回头客不在少数,他们见证着卧龙山街道从单一的观光地,蜕变为“全季全时”的旅游目的地。

  无论是穿林沐海的自然探索,还是赶海踏浪的亲子时光;无论是星空下听歌露营的浪漫,还是夜市中畅享美食的酣畅,卧龙山街道早已构建起“白+黑”“动+静”“雅+俗”兼具的多元业态体系。

  这也是卧龙山精心布局的文旅发展蓝图。渔民节传承民俗、音乐节接轨潮流、绿茶节弘扬文化,每年百万游客因特色活动慕名而来,“经山历海”民宿品牌以个性化服务和主题活动,成为深度体验当地生活的窗口。

服务暖心:细致入微的品质坚守

  5月3日,在乔家墩子旅游休闲街区的里屋民宿内,一派闲适惬意的氛围。游客们或围坐在茶台前,细细品味茶香;或手捧咖啡,沉浸在书香之中;还有人精心挑选着旗袍,满心期待前往网红打卡点,定格美好瞬间。

  民宿主理人靳菲,是一位资深旅游达人,足迹遍布全国各大景区。她深知,要想赢得旅客满意,“服务”是关键。

  步入她的民宿大厅,新鲜的瓜果摆放整齐,家庭药箱、雨衣等实用物品一应俱全。此外,沙滩巾、旗袍、采茶服等特色物件,更是她贴心准备的。“沙滩巾能让游客在观海时保暖,旗袍则能助力他们拍出绝美大片。”靳菲笑着介绍,她还特意购置新手机,化身专属摄影师,为游客留下旅途的美好。

  “贴心、用心、细心”的服务,早已成为众多民宿主理人的共同追求。凌晨时分,有民宿主理人不辞辛劳,带领游客赶海;也有人化身“旅游规划师”,为游客定制专属旅游线路;更有民宿主亲自下厨,烹饪美味佳肴,让游客品尝地道的渔家风味。

  “游客的需求,就是我们的服务方向。”乔家墩子村“两委”成员乔运成话语坚定。节前,村里精心组织了2期培训课程,全方位提升服务水平。同时,创新开设“旅游+110”,24小时轮班响应求助,成为游客在旅途中的“贴心守护者”。河南游客王林对此深有感触,孩子丢失的电话手表在多方协作下1小时内找回,这份高效与责任,让他感动不已。

  卧龙山街道探索创新服务模式,以细致入微的服务举措,满足游客的多元需求。该街道安排科级干部包保旅游村,与村干部携手开展相关旅游工作,营造干净、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同时,将旅游工作纳入农村绩效考核的重要范畴,设立旅游突出贡献奖,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热情。此外,将诚信经营纳入村规民约,组织旅游从业者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氛围。今年“五一”假期,投诉量同比减少20%,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

  站在文旅发展新起点,卧龙山正以特色民宿为笔、多元业态为墨、暖心服务为纸,描绘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未来,这里将继续深挖山海资源,创新服务模式,让“经山历海”的品牌魅力传得更远,成为全国游客心驰神往的文旅新地标。(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姚彩虹)

编辑:王晓菡
编审 :王美莹
责编:刘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