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春风漫山岗,海波送茶香。在茶叶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日照绿茶凭借独特的风味和优良品质,在国内茶叶市场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而这一成就的背后,科技的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在日照绿茶的种业振兴与技术管理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为日照绿茶产业的稳健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种业振兴 科技夯实产业根基
茶树品种是决定茶叶品质与产量的关键因素。日照地区气候条件特殊,冬季较为寒冷,对茶树品种的抗寒性要求较高。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深入研究,以抗寒、抗旱为育种核心目标,对当地种质资源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筛选。市茶科所所长丁仕波提到:“从众多茶树植株中,我们精心挑选出30份优质抗寒单株。这些宝贵的种质资源,蕴含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后续培育适应本地环境的优良茶树品种提供了坚实基础。”
基于这些种质资源,科研人员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成功培育出鲁茶1号、鲁茶2号、鲁茶3号、鲁茶4号四个抗寒茶树品种。这些品种均通过黄山群体种系统选育而成,适宜在山东宜茶地区春、秋季种植。它们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茶树在北方寒冷环境下的适应能力。未来,随着鲁茶系列品种的推广,茶农们在面对低温天气时会更加从容,日照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会更加稳定。
在种苗繁育技术上,茶叶研究所积极探索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茶树嫩枝轻基质气雾快繁技术,通过对育苗基质、激素配比、浸泡时间、温湿度等技术参数进行反复优化,实现了20天左右生根,2—3个月即可出圃的高效繁育效果。与传统育苗技术相比,该技术显著缩短了育苗周期,提高了种苗繁育效率和种植成活率,现已被纳入省市主推技术。茶树短穗扦插快繁技术,则深入研究了不同光质、光照强度对扦插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蓝光和红光在不同阶段对扦插苗的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根据这一成果,科研人员制定了精准的光照调控方案,在扦插初期夜间补充8Lx蓝光 8h,生根后补充180Lx红光8h,成功将茶树成苗时间由18个月缩短至8个月,进一步提升了种苗繁育的速度和质量。
技术管理 科技助力绿色高效发展
茶园管理是确保茶叶品质和产量的关键环节,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技术管理方面积极探索,通过一系列科技创新,实现了茶园的绿色、高效管理。
在化学肥料减施技术研究方面,研究所发明了木质纤维素降解菌K20,并以此为基础创制了降解木质纤维素的微生物菌肥。利用其降解作物秸秆堆肥的特性,开展了茶园施用“微生物麦秸腐熟肥+复合肥”与单施复合肥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微生物腐熟肥(1000kg/667m2)+复合肥(70kg/667m2)”的施肥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还能显著提升茶叶品质,同时减施化学肥料30%以上。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既降低了茶园的生产成本,又减少了化学肥料对环境的污染,为实现茶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针对茶园主要害虫防控,茶叶研究所与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陈宗懋院士团队共同研发的“茶园绿盲蝽秋控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绿盲蝽是日照春季茶园的主要害虫,其在4月下旬的危害严重影响早春茶叶的质量安全。为有效防治绿盲蝽,科研人员经过大量试验,确定了在秋末非生产季节、绿盲蝽回迁茶园产卵期,喷施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防治策略。试验数据表明,该技术对翌年春绿盲蝽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对小绿叶蝉、黑刺粉虱兼防效果达到80%以上,防控成本降低60%左右,且茶叶质量安全风险检测合格率均达到100%。这一技术的应用,在保障茶叶质量安全的同时,也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危害。该技术对整个北方茶区都具有适用性,纳入了山东省主推技术。
此外,智慧农业云平台的应用为茶园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在茶园中部署各类传感器,该平台能够实时采集光照强度、土壤湿度、温度、气象等多维度数据,并进行精准分析。工作人员借助这些数据,可以及时了解茶园的生长状况,准确判断茶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据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当平台监测到土壤湿度不足,则能自动启动灌溉系统。这种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茶园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为茶叶的生长创造了更加适宜的环境。
携手共进 产学研合作激发创新活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日照绿茶产业的科技水平,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汇聚各方优势资源,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日照市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北方茶叶研究中心”。这一合作平台的建立,为日照绿茶产业带来了国内顶尖的茶叶科研力量。双方围绕茶树抗寒良种选育、北方生态栽培模式、特色优质茶加工、绿色防控等关键领域开展联合科技攻关,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日照绿茶产业的科技进步。
茶叶研究所还与省农科院丁兆堂创新团队、山东农大许永玉教授团队、黑大生命科学学院杨峰山教授团队等高校科研团队紧密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借助高校的教育资源,为茶叶产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在技术研发上,围绕茶树优质抗寒新品种选育、高效生态茶园建设关键技术集成、茶园绿色防控、茶园微生物开发利用等重点领域开展深入研究,不断推出新的科研成果,为日照绿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科技赋能为日照绿茶的种业振兴与技术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变革。在种业振兴方面,优质抗寒茶树品种的培育和种苗繁育技术的创新,为日照绿茶产业提供了坚实的种源保障;在技术管理领域,化学肥料农药减施技术、害虫防治技术以及智慧农业云平台的应用,实现了茶园的绿色、高效管理。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开展,则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展望未来,丁仕波表示:“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当前重点对‘日照绿茶茶庄’新发展模式做好科技支撑,并促进科技成果在面上的转化应用,推动日照绿茶产业向着更高质量发展,为地方经济和茶文化传承作出更大的贡献。”(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付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