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日照市美术馆“艺术+的光合作用”公共美育志愿活动走进五莲县中至镇中心小学——

乡村课堂上的“建筑大师”之旅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5-15 08:37:49

image.png

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5月9日,在五莲县中至镇中心小学的美术活动教室里,一场奇妙的艺术之旅正在“启程”。

四年级的学生们全神贯注,用黏土精心塑造着波浪形屋顶,以马赛克细心拼贴着彩色外墙。他们创作的灵感,源自西班牙建筑大师安东尼奥·高迪独特的曲线美学。而这种奇妙的创意,来自于日照市美术馆“艺术+的光合作用”带来的“美育课堂”。

  当城市丰富的美术教育资源与乡村对美育的迫切需求交汇,当高迪别具一格的建筑哲学与乡村儿童无限的创造力碰撞,一场关于美的启蒙,正悄然拓展着孩子们的认知版图。

创新课堂:高迪“曲线”打开童真想象

“直线太过平凡,曲线才是艺术的真谛!”美育志愿者王莹站在讲台之上,一边向孩子们展示高迪建筑的照片,一边热情讲解。米拉公寓那如汹涌波涛般起伏的屋顶、巴特罗之家色彩绚丽的马赛克外墙,这些洋溢着自然主义风格的建筑,瞬间引得孩子们阵阵惊叹:“好像美味的冰淇淋!”“宛如神话里威风的龙!”

  课堂上,王莹将高迪的设计理念巧妙拆解为自然灵感、曲线运用、装饰艺术这三个关键词。孩子们积极响应,纷纷动手实践,用黏土捏出灵动的波浪形门窗,拿彩色马赛克精心点缀外墙,把普通的塑料瓶改造成一个个“微型高迪建筑”。学生李初晨的作品以清新的蓝白为主色调,她解释道:“白色象征着纯洁,蓝色就像广袤无垠的大海。”

  “我发现房子的形状原来可以是曲线型的,还有那么多奇特的造型。”李初晨分享着自己的感受。在这堂别开生面的美术课上,她首次接触到高迪的建筑杰作,如奎尔公园栩栩如生的蜥蜴雕塑、米拉公寓独特的波浪形外墙、圣家堂充满自然主义的线条。“平常画画都是在纸上画平面图,这次能用黏土做出立体的房子,感觉特别自由,能尽情发挥想象。”这种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大胆跨越,正是课程设计的精妙所在,借助材料与形式的创新,充分激发乡村孩子的空间想象力。

点亮乡村美育的微光

“乡村美术课大多局限于绘画,这次美育课堂对我们来说很有启发,之后也会开展更多样的课程。”中至镇中心小学专职美术教师孙美娜表示。

  出于对艺术的热爱,孙美娜总是在探索美术课程的崭新表达方式。她带领学生利用落叶制作精美的拼贴画,在葫芦上绘制富有民俗特色的图案,用最质朴的材料挖掘创意。而此次“艺术+的光合作用”活动,更是让她看到了乡村美育发展的新理念:“专业团队带来的不只是一堂美术课,更重要的是一套更系统、更先进的艺术思维。”她满心期待更多城市艺术机构能够与乡村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帮扶机制,推动剪纸、泥塑等传统技艺与当代艺术教育深度融合,为乡村孩子开拓更为广阔的审美视野。

  活动期间,市美术馆不仅带来了黏土、马赛克等充满创意的体验课程,还通过“小太阳直播间”将课堂实时画面传递给更多城乡儿童,成功搭建起一座城乡美育资源互动交流的桥梁。

在乡村儿童心中播下美的种子

那些略显歪歪扭扭的曲线屋顶、色彩缤纷的马赛克墙面,可能不够完美精致,但却饱含着乡村孩子最纯真、最本真的创造力。正如王莹所言:“美育的意义并非在于培养艺术家,而是要唤醒每个孩子内心深处对美的感知,点亮他们心中的那束光。”

  这场“艺术+的光合作用”意义非凡,它不仅让乡村学生近距离领略到高迪的天才设计,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也让城市社会真切地认识到乡村美育所蕴含的顽强生命力。当越来越多的“小太阳直播间”照亮偏远地区的课堂,当“流动美术馆”穿梭于更多的乡间小道,美育的种子必将在广袤的田野间绽放出令人惊喜的花朵,为乡村孩子的未来增添一抹绚丽的色彩。(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范开元 报道)


编辑:尹丽彩
编审 :师玉梅
责编:刘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