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当温润的海风吹过日照的山海,夏日的暖流已然爬上枝头。立夏之际,人们纷纷踏上旅途寻找诗与远方,而一种全新的旅游体验——零碳景区,正逐渐成为热门选择。
日照东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曾经面临耗能管理粗放、清洁能源利用不足等问题。如今,它摇身一变,成为零碳景区的典范,让游客在感受红色文化的同时,尽享自然风光和生态旅游的魅力。
在这一切变化的背后,离不开国网日照供电公司等多方的努力。为实现零碳目标,国网日照供电公司携手各方,对景区能源供应进行了全面革新。在景区车棚,分布式光伏设备整齐排列,将阳光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电能,20kW的分布式光伏搭配两台15kW直流V2G设备,不仅满足景区日常用电需求,还能在峰段将电动汽车多余电量并网,实现能源的灵活调配与高效利用,让每一度电都发挥最大价值。
而电能替代项目更是全面开花。曾经,景区内燃油观光车尾气弥漫,现如今,4台电动汽车轻盈地穿梭于风中,为景区增添一抹新锐的绿色。乡俗民宿中,8台空气源热泵取代低能效空调,不仅大幅提高了制热效率,还极大降低了能耗。厨房也告别了烟熏火燎,电炒灶、电磁炉、电蒸箱等电厨炊设备让烹饪变得清洁又高效。农业生产领域同样如此,电排灌替代柴油抽灌,空气源热泵烘干替代烧柴煤烘干,既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又提升了生产效率……
据统计,这些电能替代措施每年能减少标煤燃烧408吨,减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1052吨,让景区能源结构焕然一新。
景区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为基地提供电能数据实时采集、用能监测与分析、多能协同与优化等应用,实现了基地用能管理的数字化、可视化、信息化、智能化。智能照明系统便是其中的典型应用,光照度传感器根据外界光线变化,自动调节路灯和展厅灯光亮度,节能效率提高35%以上。空气源热泵机组也安装了电能监测、烟雾报警、温湿度传感器等设备,平台依据多种控制方式优化机组运行,节能20%以上,实现能源的精细化管理。
此外,安全保障与环境监测的升级,为游客提供了更优质的游览环境。展馆的小型气象站实时监测气象数据;展厅、粮仓、厨房等重点区域,烟雾报警器时刻待命;箱变处的水浸报警器和温度传感器,严密监测设备运行状况。自这些设备投入使用,已成功发现并处理23起安全隐患。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的环境监测系统,对温度、湿度、PM2.5等指标实时监测,通过大数据分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守护景区生态环境。
走进日照东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游客不仅能在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实践展馆中,深入了解“三农”政策的发展脉络,在丁肇中故居感受科学巨匠的成长历程,还能通过景区升级后的点点滴滴和常设二维码,感受零碳景区魅力,了解零碳知识。这种将红色文化、科普教育与绿色旅游深度融合的方式,既让游客体验到了旅行乐趣,同时还增长了环保意识。
日照东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成功转型,为其他景区提供了宝贵经验。它证明了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实现绿色发展并非遥不可及。而随着越来越多零碳景区的出现,绿色旅游将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主流趋势,让人们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为地球家园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付仁俊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