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5日—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历书》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因此又称“春尽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为:“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之意,是说春天的植物到这时已经直立长大了。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道:“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立夏以后,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许多农作物进入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
《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初夏时节,天气逐渐炎热,蝼蛄在田间鸣叫,聒噪着夏日来临,蚯蚓也忙着翻松泥土,瓜果藤蔓和各类野菜也都争相出土、日日攀长。这三个物候现象也显示出,进入夏季,气温大幅度升高,动植物进入了旺盛的“夏长”时期。
在日照这座以“日出初光先照”命名的滨海城市,此时,黄海之滨的风裹挟着湿润的暖意,麦浪渐黄,樱桃初红,渔民整修渔网,农人忙于春播夏管,整座城市在渐长的日照里,悄然步入夏天的前奏。
立夏时节,在沿海码头修船厂内,呈现一片忙碌的景象,渔民在修补渔船。正值伏季休渔期,日照市沿海的大小渔船都归港休整、上坞维修保养,渔民们抓紧时间修补渔船、编织渔网,为秋季捕捞做准备。
“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在莒北、莲西等粮食主产区,冬小麦已经进入关键的灌浆期,农人们正紧抓时令,为一望无际的麦田持续灌溉。在莒县峤山镇、五莲县石场乡等大姜主产区,流传着“立夏栽姜,夏至取‘娘’”的农谚,精准地把握着生姜种植的时令。这些看似简单的农谚,实则凝聚了世代农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观察,至今仍在指导着当地的农业生产。
“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立夏前后,日照春茶炒制进入高峰期,茶农也进入最忙碌的黄金生产期,茶树发育很快,此时采制炒成的绿茶,栗香浓郁,滋味醇厚,最具日照绿茶特质。“首夏犹清和,春茶亦未歇。”有经验的老茶农,会于此时囤下一些性价比最高的口粮茶。留待在接下来的炎夏,泡上一杯日照绿茶,慢慢品味这稍纵即逝的春天味道。
“立夏称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之后,气温节节攀升,容易让人食欲消退、乏力消瘦,古人称之为“疰夏”。于是,就有了“立夏秤人”的习俗,以此观察夏天身体的变化和保健需要。同时,立夏这天,孩子们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正所谓“立夏吃一蛋,力气长一万”,吃下营养丰富的鸡蛋,孩子们能更安然舒适地度过炎炎夏季。
暮春风物正悄然远去,初夏的热情正迎面而来。日照大地处处涌动着生命的活力。麦浪翻滚,茶芽舒展,渔舟待发,这些生动的画面诉说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供稿:日照市农业农村局乡村建设促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