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4月27日傍晚,日照经开区利群大唐购物广场东侧的盛世剧场热闹非凡,一场以“青春有Young 活力经开”为主题的“五四”青年歌友会激情上演。
歌友会上,来自日照经开区机关、重点项目企业、村居、城市社区以及日照当地高校的青年朋友齐聚一堂。没有华丽的舞台装饰,没有艳丽的妆容,却有着最真挚的情感表达。
随着曲阜师范大学印花乐队吉他声起,大四学生张怡浩以一首《我们的时光》点燃全场,这名外地大学生初到日照经开区,便被这里的烟火气和青春气息所吸引;申军磊与郑琪这对来自亚太森博的双职工夫妻,用《五十年以后》诉说着“经开爱情”;金家沟村的金元坤带来的《我们走在大路上》,唱出了几代人的青春回忆。
事实上,这场打破剧场边界的歌友会,不仅点燃了日照经开区的夜晚,更成为日照经开区打造青年友好城市、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日照经开区创新构建“阵地+队伍+品牌+生态”四维工作体系,全方位激活青年群体在产城融合中的生力军作用,营造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的良好生态。
优化阵地建设,搭建产城融合青春平台。日照经开区聚焦青年需求和产业布局,创新打造“主、分、微”三级阵地平台。
依托区工业邻里中心区位优势,该区精心打造“优徕青年社区”“青年之家”一级主阵地,为青年群体提供住宿、创业孵化、文化交流、休闲娱乐等服务,现已常态化开展活动36次。
重点产业链上,“青年人才会客厅”见证着企业青年人才的思维碰撞。目前,该区已在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5条重点产业链建成5处“青年人才会客厅”,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青年开展资源对接、政策推介、交流路演等服务68次。
生产车间里,建在35家重点企业车间、班组的40处“青年微家”让1万余名青年职工感受到零距离服务的温暖。借助“青年微家”,该区积极开展“微课堂”“微心愿”等五微活动,实现了服务直达车间。
如何凝聚产城融合青春力量?这座活力之城深谙:青年发展生态需要制度设计的匠心。
该区打破原团组织隶属关系,在5大产业链构建起“1链1总支+1企1支部”矩阵。以浆纸印刷包装产业链为例,现已举办技能大赛等专业赛事36场,青年创新创效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高质量打造青年干部成长体系。该区成立机关青工委,举办“周三晚课”18期,开设招商引资实务、科技型企业培育等课程,实现了抓事业和抓产业互促共进。
成立青春助企服务队,为167家规上工业企业配备青春助企专员,下沉一线摸人才、摸需求,通堵点、解难题,每两周推送一次任务清单,累计帮助企业解决高企申报、企业用工等问题130余项。
紧扣产城融合创建创新,该区推出16个特色项目,点燃青春建功强引擎——
“青年博士带岗”项目为52家企业精准输送871个优质岗位;“电商+”项目架起产教融合新桥梁;青春帮办代办团队共提供帮办代办服务8990次,企业群众满意度100%。
为进一步增强青年归属感,日照经开区聚焦青年所需、所盼,打造“青春有young 活力经开”城市感知活动品牌,依托党群服务超市、青年人才会客厅等阵地,为青年营造城市感知“打卡点”。
从青年试驾的一路疾驰到红窑里团建的星空夜话,从青年夜校的同窗共读到青年歌友会的月夜狂欢……162场城市感知活动编织成4000余名青年的共同回忆。
近期,该区推出的首批500张“青春有Young”友好卡,更是为青年们送上了优徕青年公寓、专属商圈等优惠福利。
在日照经开区,“青春与城市共成长”早已不是一句口号。该区正以“全链式”服务构建人才生态,让青年在这片热土上绽放青春光彩。(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胡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