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度要提速,旅游环境要提质,服务保障要提效!”“五一”前夕,东港区召开旅游旺季攻坚动员会,围绕30余项重点任务展开全面部署。这场“战前动员”的背后,是全域旅游发展的深层实践——既要承接千万级流量,更要以品质革新创造发展新动能。
北起阳光海岸绿道,南至刘家湾赶海园,东港区海岸线上镶嵌着20余处明珠景点。“五一”假期,清晨5点的万平口景区,摄影发烧友早已架起三脚架,等待朝阳跃出海平面的瞬间;正午时分的日照海洋公园,孩子们趴在10米高的观景窗前,与游弋的锤头鲨隔窗互动;夜幕下的灯塔景区,光束穿透海雾,为归港渔船点亮回家的路。
不谋一域者,不足以谋全局,不谋一时者,不足以谋长远。近年来,日照市在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的进程中,始终把推进旅游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作为日照市中心区、主城区的东港区,发挥区位、资源、产业等各方面优势,统筹城乡各个区域,整合山海林田等各项资源,融合农文体等各种业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努力在黄海之滨缔造出一方优质旅游地域。
新建的日照开元森泊水上乐园引入室内冲浪、高空滑道等30余项体验项目,打破季节限制;迁移石臼港码头煤炭堆场,改造升级海龙湾,进行了沿海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不管是场景打造、环境改善,还是要素保障、业态融合,一系列的动作,都为全区海滨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在“咖啡与海”主题空间,青岛游客林倩轻晃着手冲咖啡:“坐在这里能同时闻到海风的咸鲜和咖啡的醇香。”这种“微度假”场景的营造,让沿海30余家中高档酒店和众多精品民宿周末入住率达95%以上。入夜后,东夷小镇戏楼传出吕剧婉转的唱腔,非遗工坊里刻刀在梨木板上游走,海沙子面馆飘出阵阵鲜香……“夜经济”点亮的海岸线,正将“流量”转化为“留量”。
在石老山温泉康养度假村,9.5公里的健步路线串起古树石屋与星空民宿。游客在强身健体、放松身心的同时,也能大饱眼福,尽情领略这城区近郊处的绿水青山、民宿古村落。围绕马陵水库这一泓清水,南湖镇把旅游和体育完美结合,让这里成为了诸多全民健身运动项目的优选举办地,有效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这种“旅游+”的化学反应,正在东港乡村持续发酵:后村航空小镇、南湖马陵水库运动休闲小镇、陈疃莓香小镇、西湖花仙子婚庆民俗小镇等10余个主题鲜明的特色小镇,不负·凤凰措艺术乡村民宿、莓美哒庄园民宿、平山下·隐乡精品民宿等风格各异的乡村特色民宿有序发展,九条沟、石老山、杜家坪、上蔡庄、上卜落崮、茂山等古拙素雅的特色古村落倍受追捧,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康养”的全季旅游链条。
4月26日,随着“绿巨人”动车组缓缓驶入日照站,候车厅内的“东港有礼”专柜前人头攒动。贝壳雕画、黑陶茶具等非遗文创产品,通过高铁网络走向全国。“交通枢纽就是流量入口。”东港区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新启用的日照站无缝衔接公交、出租、旅游专线,实现“半小时海滨度假圈”。
不管是多年前的“念念不忘 还是东港”,还是如今的“文旅和鸣 且以诗意共远方”,多年来,东港区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全力提升全域旅游发展品质,形成了“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研学”等“旅游+”综合发展模式,以多元的场景、生动的形式、丰富的内容为市民游客提供优质旅游体验,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面朝黄海,春暖花开。当清晨第一缕阳光跃出天台山巅,照在万平口金色沙滩,东港又开始了新的生长——用全域视野擘画诗与远方,以创新实践书写着新时代的文旅答卷。(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郑笃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