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卜广云:让千年文脉在时光中永续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5-02 09:03:24

微信截图_20250502091548.png

在日照市东港区,一间飘着淡淡陶土气息的工作室里,63岁的卜广云正伏身案前,指尖在湿润的陶坯上轻轻游走,细腻的花纹如流水般在黑陶瓶身上舒展。从1983拜师学艺至今,她的双手与黑陶相伴了42个春秋,将自己的生命融入这门古老技艺,用匠心守护着龙山文化的千年传承,更以创新让黑陶在新时代绽放出别样光彩。

“我的手一碰到陶土,就知道这辈子离不开它了。” 回忆起与黑陶的初遇,卜广云的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少年般的热忱。1983 年,中国当代艺术大师仇志海来到日照研究黑陶艺术,21岁的她凭借着对陶艺的敏锐感知被选中,成为仇志海的入室弟子。从此,揉泥、拉坯、烧制…… 每一道工序都成了她朝夕相处的 “伙伴”,泥巴在她手中不再是普通的土块,而是承载着历史温度的文化载体。

为了精进技艺,卜广云先后深造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陶瓷艺术创作与设计高级研修班和中央文干学院工艺美术高级研修班。四十多年来,她不仅传承了传统黑陶 “色如墨、声如钟、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 的精髓,更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 作品或古朴厚重如千年文物,或灵动秀美如现代雕塑,每一件都镌刻着时光的印记。

黑陶制作工艺复杂,从挑泥、揉泥到最终烧制,需历经十余道工序,历时数月。在机械化生产普及的多年来,卜广云始终坚持手工制陶,然而,她也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技艺若想在当代立足,必须打破 “工艺品” 的单一定位,向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的方向突围。

三年前,卜广云偶然将播放音乐的手机放入黑陶瓶,意外发现陶瓶对音质的共鸣效果:低沉的乐声在陶体中回荡,竟生出一种穿越千年的苍茫感。这个灵感瞬间点燃了她的创新之火 ——“为什么不做一个黑陶手机音响?让古老陶土与现代科技对话。”

 经过数十次试验,她成功将黑陶的中空结构与音响共振原理结合,推出兼具美学价值与实用功能的 “黑陶手机音响”。这件作品不仅保留了黑陶的传统工艺,更赋予其现代生活场景中的使用价值,成为非遗创新的典范。  

在卜广云的黑陶文化中心,常常能看到孩子们围在工作台前,屏息观看她拉坯的场景。“捏陶的时候,手要稳,心要静,就像和老祖宗对话。” 她不仅向游客展示黑陶技艺,还让更多人亲手触摸陶土,感受非遗的魅力。

“黑陶是龙山文化的活化石,日照因黑陶被誉为‘中国黑陶城’,我们这代人必须把根守住。” 卜广云说。作为 “日照黑陶”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卜广云的肩上扛着更重的责任。目前,她担任了中国工业陶瓷协会黑陶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等职务,成为了行业公认的领军人物。

这些年,卜广云荣获 “齐鲁文化之星”“山东手造工匠”“日照工匠” 等诸多荣誉,但她最看重的,是 “非遗传承人” 这个身份。2022年,当她当选 “山东非遗年度人物” 时,在获奖感言中说:“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坚的责任和使命。坚守工匠精神,创造一流的业绩,弘扬非遗黑陶文化,是我一生永恒的追求。”

如今,卜广云的工作室里,窑火依然昼夜不熄。陶轮飞转,泥土在她手中化作雏形,那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 关于坚守,关于创新,更关于一个手艺人对文化的赤子之心。

而卜广云的身上,不仅有着对黑陶技艺的传承,更有一种精神的延续:当古老文明与现代生活相遇,当匠心与时代共振,传统手工艺终将在岁月长河中绽放永恒的光彩。(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陈雨桐

编辑:王倩倩
编审 :陶蒙
责编:刘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