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绿芦笋破土生金 ——莒县碁山镇西毛家庄村走出特色兴农路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4-30 21:37:04

  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4月23日上午9点,莒县碁山镇西毛家庄村的芦笋种植基地一片繁忙景象。村民们头戴遮阳帽,手持采笋刀,或弯腰、或蹲下,动作娴熟地穿梭在芦笋丛中。只听“嚓”的一声轻响,一株约20厘米长的芦笋被齐根切断,翠绿的笋尖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

  “这时候的芦笋最嫩,过了中午口感就差了。”一位村民一边说着,一边麻利地将绿芦笋放进身旁的塑料筐,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言语间满是对绿芦笋品质的珍视。

  走进基地,30亩连片的钢架大棚在朝阳下泛着银光。掀开保温帘,湿润的泥土气息裹挟着生机扑面而来。在标准化田垄间,嫩绿的芦笋破土而出,笔直挺立,一行行,一列列,整齐的宛如等待检阅的绿色方阵。几位村民正蹲在地头分拣刚采收的芦笋,按照长短粗细仔细分类捆扎。

  “这根太粗了,要单独放。”

  “这捆长度刚好,能卖上好价钱。”

  ……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手上的动作却丝毫不慢,分拣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劳作间,种植户陈志彬擦了把汗,指着身后装满芦笋的三轮车说道:“现在正是采收旺季,我们每天要采两茬。这一车差不多200斤,等会直接送到合作社的冷库。”他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每斤15元的收购价,一亩大棚年收入可达4万多元,是以前种粮食收入的五六倍。这样实实在在的收益,让种植户对绿芦笋种植充满了信心。

  之所以选择发展芦笋产业,背后有着充分的考量。绿芦笋外形初似翠竹,叶片舒展如蒲草,不仅姿态优美,更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营养价值极高,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正是看中了这些优势,西毛家庄村才坚定地走上了芦笋种植之路。

  近年来,碁山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深入践行“一村一品”发展理念,全力构建新型特色农业产业体系。西毛家庄村积极响应号召,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大力完善田间道路、供水系统、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绿芦笋种植产业发展筑牢根基,同时,因地制宜的制定绿芦笋发展策略,让村子走出了一条特色兴村富民之路。

  “为保证绿芦笋鲜嫩口感,村民每天清晨6点就开始采摘,日均采摘量超400斤。”西毛家庄村党支部书记王重刚介绍道。村里的绿芦笋除供应本地批发市场、超市外,还销往周边城市。目前,新鲜芦笋市场售价稳定,且一年可多次采收,种植效益显著提升。

  如今,西毛家庄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绿芦笋种植面积达30亩,亩产可达3000斤。同时,该基地积极吸纳村内闲散劳动力,带动20余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村民们不仅获得了稳定收入,还在的劳作中掌握了种植技术。一株株鲜嫩的芦笋,正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金苗苗”。(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霞


编辑:秦大丕
编审 :王美莹
责编:刘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