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人的大脑被称为生命中枢,密布着细如发丝的神经与血管,这里是“手术禁区”,神经外科医生就是拿着手术刀在“禁区”游走的舞者。在日照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有这样一位“刀尖上的舞者”——张玉海。
从1992年在大学开学典礼大学上立誓“不放弃任何生命”的青年,到2018年在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的岗位上被评为日照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悠悠岁月长河里,张玉海如今已经两鬓泛白,当年的誓言则历久弥新成为一句长情的告白——“没有比治好一位患者更值得高兴的事”。
多年来,张玉海带领团队用精湛的医术和真诚的仁心,救治了不计其数的患者,诠释出“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推动了我市神经外科专业的发展。
从初出茅庐到技术“大拿”——攀登颅脑手术的“珠峰”
2004年,张玉海从同济医科大学神经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不少医院向他抛出了橄榄枝。经过深思熟虑,张玉海放弃了多家大医院的优厚待遇,选择扎根日照市人民医院,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中。多年来,在与患者一次又一次的双向奔赴中,他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跳跃——2020年,张玉海带领团队奋战10小时,成功为一位69岁的岩斜区脑膜瘤患者实施了肿瘤全切术,且神经保护完好;2024年,张玉海又带领团队完成了一例脑深部孤立性纤维瘤切除术,面对直径达5厘米且位于运动功能区的肿瘤,经过12小时的精细操作,成功切除肿瘤并使患者康复出院;2025年,张玉海完成了多例儿童突发脑出血的救治,通过科学预判和制定方案,精准手术切除,挽救了数个家庭……
作为国内较早开展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预防脑梗死的专家之一,张玉海先后赴荷兰兹沃勒神经外科中心和德国圣博尼费斯神经外科中心深造,学习国际先进的颈动脉手术技术。经过28年在临床一线的打磨与洗礼,张玉海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独立完成了许多难度较大的手术,逐步成为全市有名的神经外科专家,掌握了脊柱神经外科和脑肿瘤精准治疗等先进技术,在外科干预预防脑梗塞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如今,翻开张玉海的履历——日照市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学科带头人,市神经外科质控中心主任,兼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缺血性卒中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山东省神经外科分会委员,日照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日照市人民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多个身份的背后,是张玉海28年来不懈努力、勇攀医学高峰的真实写照。
从医师到学科带头人——学科建设屡获突破
“精于术前、严于术中、勤于术后”。这是张玉海从医28年来始终恪守的执业准则。多年来,他致力于打造一支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神经外科团队。
他要求每例手术都必须经过充分的术前讨论和评估,术中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恢复情况。这种严谨的工作作风使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持续提高。
作为日照市神经外科临床质控中心主任,张玉海积极推动区域内神经外科规范化诊疗。他定期组织学术交流和病例讨论,推广先进技术和诊疗理念,提升了全市神经外科整体水平。他的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在颅脑、颈部血管病方面造诣颇深,脑血管疾病的手术经验总结先后在美国《颅面外科杂志》和德国《儿童神经系统》等高水平杂志发表,得到了国际医疗同行的认可,并被全世界最高学术地位的数据库SCI收录。2015年科研成果已经获得日照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市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两项。先后多次获得日照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2018年,他被评为日照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从医患到亲朋——用仁者之心护佑生命
“患者既以性命相托,我们更当倾心以对。从医患关系到朋友关系,可能是我们每一位医生正在努力做的事情吧。”这是张玉海写在他的工作随笔里的一段话,是他的有感而发,也是他用心感悟的肺腑之言。
脚踏实地、奉献于医学事业,对于张玉海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句誓言,更是一场与生命抗衡的人生洗礼。
2022年3月26日,张女士的儿子突发脑出血,生命垂危。术前证实脑血管畸形,张玉海团队为其制定了科学严谨的手术方案,并成功救治。如今,孩子已顺利考入高中,恢复正常生活。从那以后,每年3月26日,张女士总会手捧鲜花或拎一篮水果准时出现在该科室二病区——这个让张女士儿子重获新生的地方。
“我发自内心地感谢救我儿子的这个优秀团队,如果手术不那么及时,如果手术不那么成功,我都不敢想象现在会是什么样子。”每每回忆起,张女士都眼含泪花,这一份母爱的真挚、对张玉海团队的感恩之情,在那一刻具象化。
“每次见到张女士,我们在场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由衷地感到高兴。能够见证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莫大的骄傲。我们和孩子约定好,考上大学时,我们再一起庆祝。”张玉海笑着,眼神里充满了温情,“我们早已超越了医患的关系,而是深交挚友。”像张女士这样的“好友”,在张玉海的通讯录里有很多——是那个夏天把生命托付于他的袁大娘,是康复后隔三差五给他送来自家种的地瓜、白菜的王叔叔……
“通过我自己的双手、团队的配合,利用毕生所学,救人于危难之时,被人惦记着,被人感谢着,我特别知足,也一直激励着我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张玉海在自己的随笔中写道。这是他的心声,也是他“医者仁心”最真实的写照。(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田文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