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专访五莲县第三中学语文教师徐霞——

中考公益讲堂之记叙文如何写好故事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12-14 09:13:07

image.png

徐霞,五莲县第三中学语文教师,语文教研组长,国家级作文优秀指导教师,日照市爱岗敬业教师,五莲县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十佳班主任。五莲县“整本书阅读教学与评价策略”研究工作室负责人,获得“一师一优课”市优秀课例。


记者:考场作文不同于平时习作,没有资料可以查询,也没有太多时间去构思,那么如何能在考试规定时间内写出一篇有质量的作文呢?

徐霞:想要把记叙文写得精彩、有吸引力,就必须要把故事讲好。记叙文是用来描述事物的文章。故事选材是重要的一方面,但大多数初中生人生阅历不够,可讲的故事翻来覆去也只有这么多,很容易重复,缺少新意。且考场上学生情绪紧张,更难回忆起生活中充满色彩的小事。那么,记叙文怎么写好故事,博得满堂喝彩?记叙文写作无非就是景、人、情,那么在讲故事时的一些小技巧就显得比较重要了,它们能够帮助学生把故事讲得更出彩。

一切景语皆情语——那景

环境描写在中考作文中非常重要,是阅卷老师考察学生文化素养水平的标签。环境描写,除了可以用在开头、结尾,还可以用在文中衬托人物心情变化,营造场景气氛,使文章更具画面感,融情于景。

精彩的环境描写,同学们平时要多积累,考试前背一背,如:晨光熹微,东方渐露鱼肚白。我漫步在乡间小路上,看冉冉升起的太阳,一点点为大地披上缕缕霞光,如心中的那缕希望的光。又如初冬微凉的风迎面拂过,从指尖凉到心底。我打了个寒战,风刮在我的脸上,有点疼,原来失落的心中又添了丝丝寒意。

环境描写是我们在文学创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描写。小说的三要素分别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可见,环境描写在小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好的小说,往往在开头的时候就会向读者交待清楚整个故事是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下的。同样,我们在写记叙文时环境描写亦非常重要,尤其文章前半部分。

一颦一笑总关情——那人

人们常说:“脸是内心的晴雨表。”心情的雨晴阴暗,常常可以从面部表情的喜怒惊惧中显现出来。在日常作文写作中,神态描写常常不被重视,正所谓“一颦一笑总关情”,有时候简单几笔的神态就能让笔下的人物“神”起来。

如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写祥子哭的经典片段:“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祥子是一个北漂,初到京城的他踌躇满志,作为一名车夫,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经过三年的咬牙坚持,终于实现了买车梦。当梦寐以求的理想变成现实,老舍先生用喜极而泣的神态来表明祥子的高兴程度。“哭”是最能代表感情的情绪,一个人在极度难过或极度开心中,才会有“哭”的冲动,更何况这个人是轻易不落泪的高大强壮的祥子。哭是喜的极致,“几乎要哭出来”这一神态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这辆车在祥子心中的分量,他爱车如命的形象就深入读者的内心了。

所以描写人物时,对于人物的典型性动作同学们一定要不惜笔墨,在文中多次描写,力求通过此动作来突出人物特点。描写时可以把一个动作过程分成一组分解动作,用不同动词把这一组动作连续协调地写出,这样的动作描写最能吸引读者眼球。

例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中写“拔柳”:“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这里连续用了“相”“脱”“拔”“趁”等动词,动作之间互相协调,把鲁智深拔出杨柳树的精彩动作细致写出,充分表现了鲁智深勇武有力的特点。动作描写的关键在于“动连着动”,就是描写连续的动作,运用不一样的动词。

其实,动态描写不单单指动作描写,我们还可以把它扩展到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领域。即在文中进行的描写要有动感,不但动作要动,神态和心理也要动。这样才能充分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大大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最是真情能动人——那情

著名作家苏童说,以情感人是永远不过时的写作法则,要努力把你的情感融进文学中。不要掩饰你的情感,真诚的情感是最能打动人的。

如何写出典型的画面感呢?我们可以用远镜头写系列动作。如果人物活动在大范围大场面中,那么用宏观远镜头来描摹,化单一为整体,让一连串的动作在文中呈现,富有画面感。用近镜头写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语言往往藏着人物的性格,写对话要有一来二去的交锋,这样,鲜活生动的性格就呼之欲出了。用特写镜头写微观神态。神态,是人物微观表情的变化。用特写镜头捕捉人物表情,将内心心理映射出来。

莫言曾说:把故事讲好最重要的是真诚、真实。真诚是真情实意而不是虚情假意。真实不是“一毛钱等于十分”这样的真实,而是艺术的真实、情感的真实、细节的真实。这说的正是记叙文的真谛:真情出至文。

无论如何,请同学们谨记:考场上,对于作文一定不要压缩时间,作文是创新是创造。请记住,写慢一点,在最重要的地方;写细一点,在最关键的地方;写实一点,在最动情的地方。三载求学路,一朝展翅飞。祝愿同学们珍惜中考前的时光,稳扎稳打,备好中考!(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穆盛娟)

编辑:田婷婷
审核:谢岩
统筹:刘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