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日照广袤的乡村田野上,有一群人,他们怀揣梦想,脚踏实地,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他们,就是新时代的“新农人”。“日照日报”微信公众号推出《日照新农人》栏目,旨在聚焦这些在日照田野上逐梦的创业者,讲述他们的创业故事,展现他们的奋斗历程,探索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孵化小鸡苗的季节如期而至
对于莒县夏庄镇大庄子村村民来庆胜而言
这标志着一年最忙碌的时刻开始了
一只鸡的诞生
从育种、产蛋到孵化、破壳
蕴含着无数生命的奥秘
看似是从蛋到鸡的蜕变
实则是一场精心的生命之旅
3月17日,记者探访了来庆胜的孵化基地,一走进鸡苗孵化室,仿佛踏入一个生命的奇妙工厂。
孵化室里,21天生命密码的破译正在悄然进行;而在孵化室外,一篮篮刚刚破壳而出的鸡苗,黑色的、白色的、棕色的小鸡们,叽叽喳喳,探头探脑,毛茸茸的,十分可爱。
今年43岁的来庆胜,从小就跟随父辈学习孵小鸡技术,寒来暑往,如今已经17个春秋,他号称自己是妥妥的“鸡司令”。
“爷爷那辈就会孵小鸡技术,那时候用火炕孵蛋;现在,我采用煤电结合,自动控温、控湿、自动翻蛋,大大提高了种蛋的孵化率,也一步步见证了孵化鸡苗技术的进步。”
每天清晨,来庆胜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温度、湿度,然后为鸡舍进行彻底消毒,接着,他会精心为孵出的鸡苗准备饮水和食物,并密切监控孵化机的运行状况,确保每个生命都能在恒温恒湿的“育婴房”里安然成长。
谈及创业之路,来庆胜更是兴致盎然。“温度波动不能超过0.5℃,湿度要稳在60%,这可比伺候月子还精细。”来庆胜一边轻抚着绒毛未干的小笨鸡苗一边笑道,“我现在育的鸡苗品种以笨鸡苗和改良笨鸡为主,利润很小,但是老百姓喜欢养笨鸡,就一直坚持育这个品种了。”
孵化,并非简单把鸡蛋放着等待,而是一场对温度、湿度等条件的精准把控。来庆胜就像一位严格又细心的“生命守护者”,时刻盯着温控、湿控设备,不敢有丝毫懈怠。
经过大约21天的精心呵护
毛茸茸的小鸡们就会陆续破壳而出
发出清脆的叫声
为这个世界带来新的生机
从简易火炕孵蛋到现在的全自动孵化设备,来庆胜亲历了传统技艺的现代化蜕变。凭借对传统优质种鸡的执着追求和不断选育,鸡苗的各项指标得到了显著提升,如今,他的孵化基地,在育苗旺季一天能孵化鸡苗1万余只、活珠子1万余枚,销售网络已覆盖莒县周边以及省内外多个地区。
“看着乡亲们用我的鸡苗致富,比自己赚多少钱都开心。”一人富不算富,众人富裕才是真正的繁荣。来庆胜的鸡苗产业,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开辟了大家共同致富的道路。
当记者离开时
新一批种蛋正缓缓进入孵化箱
21天后,又会有万只雏鸡破壳而出
来庆胜带着三代人的匠心
续写着新的乡村致富故事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杨辉
摄影:陈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