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以八项规定为“标尺”正身立行

来源:大众网 发布时间:2025-05-15 14:32:08

  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十二年来,这把“作风标尺”以其鲜明的刻度、刚性的材质和精准的准星,持续丈量着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当前,党中央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再次向全党宣示久久为功、驰而不息、一以贯之将作风建设进行到底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党员干部必须用好八项规定这把标尺,在“毫厘必较”中校准行为偏差,在“铁规生威”中砥砺政治品格,让纪律的标尺量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忠诚本色和干净担当。

  重学习,严修身,校准“规矩为尺”的思想坐标。心中的标尺清晰,行动才能得到校准。从近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十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来看,有些党员干部置党纪国法于不顾,把规矩规则当摆设,视各方监督如儿戏,踩“底线”、越“红线”、碰“高压线”,最终受到党纪处罚。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不强,必然助长腐败问题滋生,在“赶考”的路上不迷失、不掉队,自警自省自重至关重要。党员干部要守好“思想关”,学会以理论滋养初心,时刻保持坚定的党性和清醒的头脑,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敢于说“不”,坚守第一道“防线”,严把第一道“闸门”,切实做到头顶有戒、胸中有尺、脚下有度,把遵规守纪牢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惟有如此,才能“浪击身不斜,沙打眼不迷”。

  敢担当,尽职责,校准“勤廉为纲”的行动坐标。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作风问题事关大局,关乎事业兴衰成败,是彰显本色的“窗口”。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强化担当精神,时时处处以事业为重,把自己的工作岗位作为实现人生价值、为民建功立业的舞台。要坚守廉政底线,管好自己的嘴、自己的手、自己的口袋,切实做到守纪律、守规矩、知敬畏,时时做到慎思、慎微、慎权、慎欲、慎独,能挡得住诱惑,熬得住艰苦,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

  正作风,作表率,校准“民本为源”的价值坐标。党的作风关乎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的“晴雨表”。密切联系群众还是脱离群众,是否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仅是情感问题,更是政治本色问题。党员干部肩负着时代重担,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权力观,切实做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要始终明白“我是谁”、知道“为了谁”、懂得“依靠谁”,将“守纪律、知规矩、明底线”践行于“赶考”征途,让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带来的新成效、新成果。

编辑:王倩倩
编审 :徐蕾
责编:刘佳秀